矮杆油菜新品种金矮油2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雷

作者: 张雷;刘道敏;王月娥;郑宇;张瑞茂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菜;矮秆;新品种;金矮油2号;特征特性

期刊名称: 农技服务

ISSN: 1004-8421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75-77

摘要: 金矮油2号为贵州金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登记编号:GPD油菜(2019)520228。为金矮油2号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介绍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并以全国油菜多点试验数据为依据,分析油菜新品种金矮油2号的产量、品质、抗性及经济性状表现,并介绍其栽培技术要点。结果显示,金矮油2号在2016—2018年连续2年的多点试验中平均单产191.0 kg/667 m~2,比对照油研50增产3.9%;平均芥酸含量0.80%,硫甙含量26.62μmol/g,含油量47.22%;菌核病发病率为11.50%,病情指数8.79,表现为低抗菌核病;病毒病发病率为0.87%,病情指数0.38,表现为低抗病毒病。连续2年的多点试验中,金矮油2号在多个试验点均表现出株高矮、分枝多、分枝夹角小、果枝挺直、不串枝、株型紧凑、整齐,成熟后抗裂角性强、高抗倒伏,机械适收性强等特点。该品种应适时早播,合理密植以便于越冬。因植株较矮,应注意及时防治草害。该品种适宜在贵州、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江苏、陕西、安徽秋播种植。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向日葵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王德兴,崔良基,宋殿秀,孙恩玉,刘金刚. 2015

[2]高粱矮秆优良不育系吉4190A的选育报告. 胡喜连,李翠丽,李淑杰,李继洪,高士杰,王世义. 2012

[3]杂交油菜先油杂2号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徐贵华,余显权,侯健,侯国佐. 2011

[4]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镇油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顾炳朝,岳绪国,景德道,林添资,王克明. 2009

[5]双低高含油量油菜浙双758. 胡洪锦,张冬青,葛常青,黄惠芳,陈炎忠. 2004

[6]镇油3号产量形成特点及其调优栽培技术. 岳绪国,侯小峰,顾炳朝,郭圣业. 2003

[7]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苏油4号. 孙华,许才康,蒋鹤云,张建栋. 2008

[8]高产、多抗、适合机械化作业油菜新品种苏油7号的选育. 孙华,张建栋,黄萌,陈培峰,许才康,宋英. 2015

[9]菜油两型油菜新品种德新油59稻田少(免)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徐洪志,石有明,刘乾毅,刘成家,陈林,左从戎,程绪生,曾川,黄涌. 2013

[10]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杨加美,黄瑞志,徐庆明,熊伟,王璐璐. 2021

[11]介绍三个双低高产油菜新品种. 邹宗顺,李桂英. 2000

[12]早熟、高产、适合机械化作业油菜新品种宁杂27的选育. 张洁夫,陈锋,戚存扣,陈松,浦惠明,付三雄,胡茂龙,龙卫华,高建芹,张维. 2013

[13]西藏地区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赵彩霞. 2020

[14]引大灌区甘蓝型春油菜品比试验简报. 王毅,董云,漆燕玲. 2008

[15]油菜新品种对油菜籽种植面积和单产影响的经济学评价——以湖北省为例. 熊秋芳,段志红,周江霞,李宁辉. 2013

[16]绵阳市安州区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汤天泽,钟思成,李斌,范其新,蒙大庆,李迎春,张体刚,李芝凡,陈军. 2018

[17]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大地199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王会,胡琼,李云昌,王新发,汪文祥,付丽,梅德圣. 2017

[18]2013—2014年度潼南区油菜新品种展示试验. 徐东森,陈磊. 2015

[19]高海拔地区油菜新品种生产适应性研究. 焦国成,桑布. 2020

[20]不同播期对不同油菜品种产量的影响. 胡燕,唐容.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