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叶绿体基因trnL-trnF、trnH-psbA和trnT-trnL序列的甘薯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崇

作者: 王崇;焦春海;杨新笋;张文英;雷剑;柴沙沙;王连军;田小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叶绿体基因组(cpDNA);trnL-trnF;trnH-psbA;trnT-trnL;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进化树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1536-15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利用叶绿体基因组(cpDNA)的间隔区序列(trnL-trnF、trnH-psbA和trnT-trnL)对甘薯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其种质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从我国12个省份收集的52份甘薯种质为材料,从10个cpDNA间隔区序列的引物中筛选出能扩增单一、清晰明亮且稳定的序列引物,利用其PCR扩增筛选出间隔区序列,并进行测序及序列拼接。利用DnaSP 5.0进行序列特征分析,采用MEGA X计算52份甘薯种质材料的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筛选获得7对扩增结果较理想的引物,其PCR扩增产物经测序分析,共获得3个有效标记(trnL-trnF、trnH-psbA和trnT-trnL)。三者的拼接序列长度为2239 bp,共有7个变异位点,2个单一突变位点,5个简约信息位点,11个插入/缺失位点。在52份甘薯种质材料中,trnL-trnF、trnH-psbA和trnT-trnL序列的变异位点数量(Vs)分别为1、1和5个,单倍型数目(H)分别为2、4和5个,拼接序列的单倍型数目为10个;核苷酸多样性(π)和单倍型多样性(Hd)最高的序列分别为trnT-trnL(π=0.00052)和trnH-psbA(Hd=0.535)。trnL-trnF、trnH-psbA和trnT-trnL序列的Tajima’s D、Fu and Li’s D*和Fu and Li’s F*均无显著差异(P>0.05),符合中性进化模式。基于拼接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52份甘薯种质材料的遗传距离为0~1.1848,平均遗传距离0.1018,其分为五大类,其中第Ⅰ类~Ⅳ类仅含有少量种质,其余41份种质归为第Ⅴ类。【结论】52份甘薯种质材料的遗传变异较为丰富,但种质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低,与cpDNA特性和甘薯遗传背景狭窄有关。基于trnL-trnF、trnH-psbA和trnT-trnL的拼接序列更能准确分析甘薯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且有效划分不同类群,为甘薯集团育种提供候选材料。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2种枇杷属植物的trnH-psbA条形码序列变异及其近缘属系统发育初步研究. 胡文舜,蒋际谋,黄爱萍,许奇志,陈秀萍,郑少泉. 2014

[2]麦田杂草节节麦与圆柱山羊草的DNA条形码鉴定. 姜翠兰,黄红娟,李龙龙,吴凯蝶,黄兆峰,崔海兰,魏守辉. 2024

[3]我国部分地区ND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曹殿军,郭鑫,梁荣,闫丽辉,刘培欣,闵平,陈杰. 2001

[4]新城疫病毒F48E9株及东北地区流行株F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曹殿军,苑纯秀,郭鑫,闵平,孔宪刚,卢景良. 2000

[5]东北地区新城疫流行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调查. 崔尚金,刘文斌,李建伟,王凯波,李秀云,刘果,潘家鸣,张寰波,董玉光. 2003

[6]广西毛葡萄产区野生葡萄酒酵母种群分布与系统进化分析. 管敬喜,谢林君,张劲,文仁德,成果. 2016

[7]我国部分地区ND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曹殿军,郭鑫,梁荣,闫丽辉,刘培欣,闵平,陈杰. 2000

[8]东北地区不同宿主NDV的分离鉴定与系统发育进化分析. 刘文斌,崔尚金,李秀云,刘立奎,张洪英. 2006

[9]东北地区不同宿主NDV分离株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 刘文斌,崔尚金,刘立奎,张洪英. 2005

[10]一株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的分离与进化分析. 王晓丽,毕振威,王永山,潘群兴,欧阳伟,夏兴霞,诸玉梅,董晨红. 2015

[11]玉米泛素结合酶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陈曙,赵秋芳,陈宏良,贾利强. 2018

[12]我国部分地区新城疫病原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曹殿军,郭鑫,梁荣,闫丽辉,刘培欣,闵平,陈杰. 2001

[13]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黄立飞,房伯平,陈景益,张雄坚,罗忠霞. 2008

[14]贵州甘薯地方种质资源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宋吉轩,雷尊国,丁海兵,李云. 2011

[15]基于SRAP标记的甘薯遗传多样性与起源演化分析. 刘中华,林志坚,李华伟,许泳清,李国良,邱永祥,邱思鑫,汤浩. 2018

[16]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刘中华,林志坚,李华伟,许泳清,李国良,邱永祥,邱思鑫,汤浩. 2019

[17]基于淀粉合成基因TRAP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殷勤,董芳,黄艳岚,周虹,张亚,张超凡. 2018

[18]四种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及I.trifida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冯俊彦,赵珊,李明,张聪,屈会娟,杨松涛,乔帅,谭文芳,王大一,蒲志刚. 2018

[19]104个甘薯品种的cp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崇,王连军,杨新笋,雷剑,柴沙沙,张文英,焦春海,田小海. 2021

[20]甘薯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胡玲,李强,王欣,唐忠厚,李秀英,李洪民,谢逸萍,唐君,曹清河,马代夫.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