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养殖模式下罗氏沼虾肠道菌群结构、营养成分及肌肉风味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明伟

作者: 刘明伟;魏捷;洪坤浩;王亚坤;刘付柏;朱新平;于凌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罗氏沼虾;养殖模式;肠道菌群;游离氨基酸;微量元素

期刊名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ISSN: 1674-5566

年卷期: 2024 年 33 卷 005 期

页码: 1132-11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肠道菌群在动物的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究种草养虾和稻田养虾两种模式对罗氏沼虾肠道菌群和肌肉风味的影响,以相同养殖周期不同养殖区域的种草养殖(种草组)和稻田养殖(稻田组)的罗氏沼虾为对象,对其肠道内容物的肠道菌群结构、肌肉氨基酸以及其肌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首先,在虾肠道菌群的门级分类表明: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是两种模式下均有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5%),此外,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种草组的特异优势菌门;在属级分类方面:乳球菌属(Lactococc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Candidatus_Hepatoplasma为两者的优势菌属。其次在菌群的多样性分析方面:稻田组的肠道菌群OTUs显著高于种草组,表明稻田养殖模式下罗氏沼虾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高;对肠道菌群功能的预测亦发现,两种养殖模式下罗氏沼虾肠道菌群的功能都聚集于新陈代谢调控通路上。最后,在营养成分含量分析和肌肉风味评估中证明:两者的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总含量并无显著差异,但稻田组肌肉中丝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均显著高于种草组;稻田养殖模式下罗氏沼虾肌肉中的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种草组,而铜、锌元素含量显著低于种草组;其他矿物质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总之,稻田养殖模式下罗氏沼虾的肌肉风味更佳且肠道菌群多样性丰富,本研究的结果可为罗氏沼虾不同健康养殖模式提供技术参考和技术指导。

分类号: S966.12

  • 相关文献

[1]野生珍稀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的成分含量分析. 袁晓,袁萍,严海燕,李建强,袁友明. 2004

[2]蜜蜂幼虫血淋巴游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对其抗螨特性的影响. 周婷,王星,王强,代平礼. 2007

[3]蜜蜂幼虫血淋巴游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对其抗螨特性的影响. 王星,王强,代平礼,刘锋,周婷. 2007

[4]外源激素和眼柄提取物对罗氏沼虾卵母细胞的离体诱导作用. 赵维信,贾江,安苗. 1996

[5]罗氏沼虾配合饲料福建省地方标准的拟定思路. 林建斌,翁祥斌,陈启发,陈人弼,陈涵贞. 2001

[6]罗氏沼虾套养花(鱼骨)健康养殖技术. 郭水荣,吴家浩. 2006

[7]罗氏沼虾组织蛋白酶D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分析. 张夏青,许建和,潘茜,易乐飞,彭永兴,高焕,阎斌伦,王姗,韩振,程汉良. 2016

[8]饲料中添加法夫酵母对罗氏沼虾的体色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吕玉华,金征宇,徐学明. 1999

[9]罗氏沼虾养殖群体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及类群差异分析. 唐琼英,夏正龙,蔡缪荧,谢巨洪,潘月明,李景芬,杨国梁. 2019

[10]罗氏沼虾仁制品货架期模型的建立. 李莹,李建,夏伟荣,王荣,黄午阳,冯进,柴智,崔莉,李春阳. 2019

[11]五种诱食剂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叶陈静,杨霞,沈小燕,周露阳. 2016

[12]饲料中添加富含虾青素的法夫酵母对罗氏沼虾的体色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金征宇,过世东,吕玉华. 1999

[13]罗氏沼虾不同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唐琼英,谢巨洪,夏正龙,蔡缪荧,吴云明,白鹿淮,杜厚宽,李景芬,杨国梁. 2020

[14]罗氏沼虾病毒病检测和免疫防治进展. 翁宏飚,沈卫锋,牛宝龙. 2019

[15]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不同种质资源罗氏沼虾遗传多样性研究. 许珊华,章嘉淇,卢婷,符圆,唐潇,唐琼英,夏正龙,蔡缪荧,高权新,李景芬,杨国梁. 2021

[16]高含量芽孢杆菌对罗氏沼虾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 周建忠,路庆鹏,胡芳,吴伟. 2021

[17]玉米蛋白对罗氏沼虾的适口性和生长的影响. 周成东,李海洋,何吉祥. 2010

[18]罗氏沼虾白尾病研究进展. 陈之航,董浚键,叶星. 2015

[19]两种沼虾溶菌酶基因ORF的克隆和罗氏沼虾溶菌酶基因的组织表达(英文). 高风英,叶星,白俊杰,劳海华,吴锐全. 2005

[20]罗氏沼虾缅甸引进种和浙江本地种及其杂交种的生长性能与SRAP分析. 周劲松,曹哲明,杨国梁,李建林,张志伟,吴婷婷.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