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方志中的苜蓿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启忠
作者: 孙启忠;柳茜;李峰;陶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苜蓿;方志;明清时期;苜蓿史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17 年 09 期
页码: 176-1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方志是珍贵的史料,苜蓿作为重要的物产资源被明清时期的许多方志所记载,这对研究我国这一时期的苜蓿发展轨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华东、华北、西北和东北等地明清时期的方志为研究重点,应用考据学原理与技术,对103个方志中的苜蓿进行了考查和梳理,结果表明,明清时期华东、华北和西北都有苜蓿种植,共计15个省,98个县(府/州/厅),其中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和甘肃尤为普遍。方志记载的内容广泛,例如记载了苜蓿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情况,人们利用苜蓿的宿根多年生性,种植三四年沃土肥田后,耕翻可使后作产量增加,利用苜蓿的耐碱性改良土壤后再种其他作物易于成功;河北方志中记载了清代河北种植的苜蓿有2种,即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苜蓿不仅是重要的草类资源,亦是重要的蔬菜资源,苜蓿不仅作为饲草,幼嫩的枝条也被用来食用,特别是在饥年苜蓿是重要的救荒食物。
分类号: S54-09
- 相关文献
[1]民国时期方志中的苜蓿考. 孙启忠,柳茜,陶雅,徐丽君. 2017
[2]民国时期西北地区苜蓿栽培利用刍考. 孙启忠,柳茜,陶雅,李峰,徐丽君. 2018
[3]苜蓿的起源与传播考述. 孙启忠,柳茜,李峰,陶雅,徐丽君. 2019
[4]隋唐五代时期苜蓿栽培利用刍考. 孙启忠,柳茜,陶雅,李峰,徐丽君. 2018
[5]隋唐五代时期苜蓿栽培利用刍考. 孙启忠,柳茜,陶雅,李峰,徐丽君. 2018
[6]清代苜蓿栽培利用刍考. 孙启忠,柳茜,陶雅,李峰,徐丽君. 2019
[7]我国明代苜蓿栽培利用刍考. 孙启忠,柳茜,李峰,徐丽君,陶雅. 2018
[8]华北及毗邻地区近代苜蓿栽培利用考述. 孙启忠,柳茜,陶雅,李峰,徐丽君. 2019
[9]近代以降(1905-1955)方志视角下的知识需求与服务选项演进. 朱星宇,包平. 2021
[10]楚雄方志物产编修理念演变研究(1568-1949). 闫哲. 2024
[11]明清茶学思想的审美内涵——以茶诗为例. 王秀萍,朱海燕,朱旗. 2011
[12]明清时期西部经营与农业开发简论. 惠富平. 2003
[13]明清时期梨种植区域分布与栽培种类研究——基于《方志物产》的分析. 黎孔清,包平. 2018
[14]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圩田的维护. 陈恩虎,惠富平. 2008
[15]明清夏季蔬菜品种及其引进管窥——基于《救荒月令》的史料考察. 李昕升,王思明. 2013
[16]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小型水利述论. 卢勇,王思明. 2006
[17]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灌溉水利的发展. 梁诸英. 2006
[18]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农业. 王思明. 2014
[19]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圩田兴修. 陈恩虎. 2009
[20]“贾沙颍三川交汇”对明清时期周家口镇经济影响. 于帅.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数字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番木瓜中外源基因拷贝数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作者:谢秀菊;夏启玉;刘帅;麦贤俊;贾瑞宗;郭安平;徐志胜;李峰;孔祥义;赵辉
关键词:转基因番木瓜;拷贝数;内参基因;数字PCR;荧光定量PCR
-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一年两季燕麦种植模式生产性能评价
作者:李文龙;李峰;张仲鹃;王殿清;王欢;靳慧卿;特木热;胡志玲;陶雅
关键词:鄂尔多斯高原;一年两季;饲用燕麦;生产力;营养成分
-
生育期对燕麦全株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作者:那亚;陶雅;李峰;花梅;徐丽君;李文龙;乌仁曹
关键词:燕麦;生育期;品种;产量;营养成分;引种;鄂尔多斯
-
刈割期对土默川平原苜蓿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李文龙;李峰;张晨;倪苗;高洁;魏晓斌;刘楠;陶雅
关键词:土默川平原;紫花苜蓿;刈割期;生产性能;经济效益
-
盐胁迫对燕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峰;高宏云;张翀;张宝英;马建富;郭娜;白苇;方爱国;杨志敏;李源
关键词:燕麦;盐胁迫;光合作用;抗氧化剂;酚类;生理特性
-
齐齐哈尔地区适宜青贮玉米品种的筛选及综合评价
作者:张仲鹃;郝曦煜;王雪;李峰;李文龙
关键词:青贮玉米;农艺性状;产量;营养品质;灰色关联度分析
-
利用ELISA与qRT-PCR技术检测番木瓜PRSV病毒的方法研究
作者:谢秀菊;夏启玉;霍姗姗;杜晓希;麦贤俊;张雨良;郭安平;李峰;孔祥义;赵辉
关键词:番木瓜环斑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