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白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秦宏伟

作者: 秦宏伟;孙会;王晓东;孙金月;张晶;杨清梅;刘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翻白草;蔷薇科;黄酮;三萜

期刊名称: 中药材

ISSN: 1001-4454

年卷期: 2020 年 002 期

页码: 339-3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半制备HPLC等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学方法,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旋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翻白草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蒲公英赛醇(1)、3,3′-二甲氧基鞣花酸(2)、齐墩果酸(3)、2α-羟基乌苏酸(4)、高良姜素(5)、8-甲基-5,7-二羟基二氢黄酮(6)、对羟基苯甲酸(7)、3-O-甲基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8)、3,3′,4-O-三甲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9)、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10)、3,3′-O-二甲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12)、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13)、没食子酸(14)、原儿茶酸(15).结论:其中,化合物5、6、9~11、13、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分类号: R284.1

  • 相关文献

[1]广东桑枝的化学成分研究. 许延兰,李续娥,邹宇晓,陈纪军. 2008

[2]六种不同树种桑黄有效成分的比较. 齐欣,张峻,陈颖,王昌禄. 2010

[3]尾巨桉树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其成分分析. 石甜甜,李晶晶,林春凤,程浩,裴梓廷,农福归,甘金佳,毛玲莉. 2019

[4]部分稀土元素对桑黄液体发酵的影响. 姚强,高兴喜,宫志远,游鲁蒙,任鹏飞,刘岩,韩建东,任海霞. 2011

[5]乌奴龙胆的化学成分研究. 李秀娟,孙会,杨清梅,裴树峰,刘超. 2019

[6]广东桑种子的化学成分. 轧霁,张晓琦,叶文才,徐玉娟,施英. 2006

[7]四种桑黄的培养特性及主要活性成分的比较分析. 何梦秀,秦和生,周思菊,张志林,谢振奖,程芳丽. 2023

[8]翻白草花梗离体培养研究. 张向军,蒙平,潘颖南,陈少珍,黄素梅,唐军,时显芸. 2010

[9]轴霜霉一新种——地榆轴霜霉. 李春杰,袁自清,赵震宇. 1995

[10]蔷薇科常叶色植物良种繁育探究. 马赞留,蔡红海,戴云新,崔成华,郭聪. 2018

[11]杏属(蔷薇科)一新种. 张加延,吴相祝. 2009

[12]树莓栽培管理技术. 王柏林,汪永辉. 2016

[13]蔷薇科经济林液流特征及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 郑家银,李绣宏,鲁绍伟,赵娜,徐晓天,李少宁. 2023

[14]贵阳市云岩区蔷薇科药用植物资源. 刘筱,杨平飞,杨丽丽,张金霞,孔娇,吴明开. 2021

[15]蔷薇科植物MLO蛋白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向贵生,王开锦,晏慧君,李淑斌,周宁宁,唐开学,邱显钦. 2018

[16]蔷薇科花卉寄生性线虫调查研究. 李卫芬,杨艳丽,李石开,胡先奇. 2006

[17]黑莓高效栽培技术. 刘立锋. 1998

[18]欧李根段嫁接樱桃. 周宇. 2006

[19]4种蔷薇科园林植物叶片色素含量和光合功能特征的比较. 武冲,张荣,张波,尹燕雷,杨雪梅,冯立娟,王菲. 2016

[20]东方栓孔菌子实体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物质分析. 郑义,赵节昌,李勇,张格言,冯佳男.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