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爆发性败血症斑点叉尾鮰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红莲

作者: 陈红莲;王永杰;陈宇;潘庭双;吴明林;凌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败血症;蜡样芽孢杆菌;16S rRNA;gyrB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672-352X

年卷期: 2014 年 41 卷 01 期

页码: 30-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患爆发性败血症斑点叉尾鮰肝、脾和肾分离到大量形态和色泽一致的细菌。随机挑选5株细菌注射健康斑点叉尾鮰,感染鱼72 h内全部死亡,且患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确认分离株为斑点叉尾鮰败血症的致病菌。依据其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结合其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5个分离株为蜡样芽孢杆菌。用20种抗微生物药敏纸片对分离株进行药敏实验,发现5株菌均对7种喹诺酮类药物、5种氨基糖苷类药物,麦迪霉素,克林霉素和新生霉素敏感,而对2种头孢菌素类药物和复方新诺明有耐药性。

分类号: S943

  • 相关文献

[1]斑点叉尾鮰败血症3种病原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刘礼辉,张德锋,李宁求,付小哲,林强,石存斌. 2016

[2]鲢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检测方法的建立. 梁利国,谢骏,叶诗尧. 2013

[3]1株拉萨裸裂尻鱼源致病性中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曾本和,杨成年,邱玉林,王金林,王万良,王建,朱成科. 2021

[4]西沙永乐群岛海域弧菌的分离鉴定. 张秀霞,张泽龙,李军涛,鲁耀鹏,郑佩华,冼健安. 2022

[5]一株层出镰刀菌拮抗细菌YM-8的筛选与鉴定. 檀迎会,于波,李志勇,孙志颖,刘宁,申珅,曹志艳,郝志敏,董金皋. 2015

[6]血乳酸在判断新生儿败血症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孙玉姗,余加林. 2019

[7]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病原谱及经验性抗菌药物使用研究进展. 秦膏阳,余加林. 2019

[8]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与自发性肠穿孔临床对比分析. 王雪秋,陈师,郭露,胡晓渝,王政力,贺雨,李禄全. 2018

[9]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临床相关研究进展. 陈标,赵瑞秋. 2022

[10]一例幼犬腺疫病例的诊治. 陆娜云,徐平,陈磊. 2024

[11]小于胎龄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黄丹,蒋亚君,张忠垚,李禄全. 2022

[12]灭活疫苗对异育银鲫败血症血液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范腾飞,叶应旺,胡王,江河,蒋启欢,陆剑锋. 2013

[13]4株降解低温粪污水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效率研究. 高星爱,李忠和,王鑫,赵新颖,解娇,祝延立,张永锋. 2016

[14]蜡样芽孢杆菌ZH14产胞外核糖核酸酶的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 周文文,程林梅,李俊霞,刘敏,牛天贵. 2008

[15]蜡样芽孢杆菌芽孢萌发及其对常规灭菌方法抵抗力的研究. 陈未,周伟伟,陈飞,徐蓓蓓,王丽芳. 2014

[16]生菜中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水平风险分析. 赵新,兰青阔,陈锐,刘娜,朱珠,王成,沈晓玲,王永. 2018

[17]蜡样芽胞杆菌菌体及其胞外聚合物对Cd~(2+)的吸附作用. 李学龙,刘国丽,李超,李跃,杨镇. 2018

[18]蜡样芽孢杆菌在草莓中的生长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魏超,代晓航,郭灵安,刘炜. 2019

[19]微流控芯片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米饭中的蜡样芽孢杆菌. 王珍,贺磊,肖英平,卢先东,刘艳红,陆雯,王首锋. 2021

[20]不同比例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氨氮能力的影响. 夏磊,赵明军,张洪玉,唐夏,杨铿,杨润清.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