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的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廖华俊

作者: 廖华俊;江芹;董玲;宁志怨;李卫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秋马铃薯;栽培模式;江淮地区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0 年 38 卷 19 期

页码: 10018-10020+100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优化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模式。[方法]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种密度、基肥施用量和播种期对江淮地区稻草覆盖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确定稻草覆盖秋马铃薯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采用费乌瑞它品种马铃薯获得产量高于16320.52kg/hm2的农艺措施为:播种密度6.255万~7.050万株/hm2,施用基肥(N∶P∶K含量45%的三元复合肥)1025.4~1211.7kg/hm2,最适播种期8月17~21日。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播种时期,其次是播种密度,最后是基肥用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江淮地区秋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黄腐酸对秋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周全卢,李育明,徐成勇,何素兰,黄迎冬,杨洪康,王梅,刘莉莎. 2017

[2]黄腐酸对秋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英文). 周全卢,李育明,徐成勇,何素兰,黄迎冬,杨洪康,王梅,刘莉莎,唐明双. 2017

[3]硝化/脲酶抑制剂对秋马铃薯植株及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 万年鑫,黄强,郑顺林,郭函,龚静,胡建军. 2021

[4]绵阳地区不同播期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丁凡,邹雪,陈年伟,刘丽芳,余金龙. 2019

[5]脱毒马铃薯间作套种模式(下). 王培伦,孔海明,赵淑燕. 2002

[6]陆良县秋马铃薯免耕浅播套种栽培模式. 李红斌,吴琼芬,姚春光,孟焕芝,陈林华,郑奇隆. 2018

[7]不同覆盖模式对湖南秋马铃薯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蓉,董文,秦玉芝,罗金玲,周华兰,熊兴耀,胡新喜. 2024

[8]淮山片变温压差干制工艺优化及其特性研究. 李清明,李志雅,张丽茹,赵小梅,熊兴耀,苏小军. 2016

[9]二次正交旋转组合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温州蜜柑β-隐黄素工艺. 孙志高,蒋国玲,张萌萌,孙颖,郭丽琼. 2013

[10]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提取桑叶多糖的研究. 邢东旭,廖森泰,刘吉平,邹宇晓,吴娱明,徐玉娟,刘学铭. 2007

[11]组织化大豆蛋白挤压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张波,魏益民,陈锋亮,严军辉,生广伦. 2009

[12]响应面法优化低硝色拉米加工工艺的研究. 王中帅,赵改名,张春晖,马超,李侠. 2011

[13]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21~42日龄肉仔鸡胆碱和蛋氨酸需要量. 王斯佳,蔡辉益,刘国华,闫海洁,廖瑞波,邓会玲,汤建平. 2012

[14]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桑叶多酚的提取工艺. 沈维治,廖森泰,刘吉平,邹宇晓,李妍. 2009

[15]雄蚕蛾蛋白制备功能性多肽酶解条件优化研究. 张鹭,唐道邦,肖更生,刘吉平,徐玉娟,邹宇晓. 2008

[16]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21~42日龄肉仔鸡胆碱和蛋氨酸需要量. 王斯佳,蔡辉益,刘国华,闫海洁,廖瑞波,邓会玲,汤建平. 2012

[17]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羊软骨硫酸软骨素提取工艺. 徐瑞聪,张德权,李桂星,王振宇,陈丽,饶伟丽. 2012

[18]桑枝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廖森泰,何雪梅,吴娱明,邹宇晓,徐玉娟,刘吉平. 2007

[19]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鳀鱼蒸煮液酶解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徐静,张井,李燕,李来好,薛长湖. 2009

[20]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羊软骨硫酸软骨素提取工艺. 徐瑞聪,孙爱东,张德权,饶伟丽,王玉霞.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