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茶优质安全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兰英
作者: 李兰英;杜晓;王迎春;李品武;刘东娜;龚雪蛟;尧渝;罗凡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川茶;优质安全高效;关键技术;创新;应用
期刊名称: 中国科技成果
ISSN: 1009-5659
年卷期: 2022 年 23 卷 014 期
页码: 42-45
摘要: 针对茶园栽培管理中施肥不精准、重金属污染、农药滥用等质量安全隐患,名优茶加工自动化程度低、全程品控评价体系缺乏等制约优质安全高效发展的瓶颈问题,项目组历经11年,系统开展"川茶优质安全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攻关,形成8项新技术,6套推广新模式,作为四川茶区主推技术在省内外应用推广.新技术新模式累计推广面积110.53万公顷(1658万亩)、新增鲜叶产量45.56万吨、新增产值183.929亿元、新增利税102.683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为茶区农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及"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做出了显著贡献.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蒋建明,闫俊书,白建勇,宦海琳,李寒梅,周维仁. 2013
[2]智能监测技术在农业机械化生产中的应用及关键技术. 谭增鑫. 2023
[3]智慧奶业关键技术集成与创新应用. 操礼军,胡永青. 2021
[4]无人机在精准农业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段新宇. 2017
[5]农业信息智能分析关键技术与应用. 许世卫. 2010
[6]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应用展望与对策. 黄红星,郑业鲁,刘晓珂,李静红. 2017
[7]均线分析应用于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变化的研究. 戴明华,李亮,高国赋. 2015
[8]广西农业科技园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基于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视角. 苏秀刚,曾志康,覃泽林,莫小香,钟翠,颜蓝海. 2021
[9]绿豆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及应用. 郭鹏燕,王彩萍,左联忠,侯小峰,赵吉平,郭兆萍,岳茂林. 2015
[10]精制川茶发展的主要瓶颈及对策措施. 王云,李春华,唐晓波,张厅. 2020
[11]四川茶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蔡臣,王云,何希德,何春华. 2020
[12]日光温室西葫芦秋延后高产栽培. 雷逢进. 2002
[13]丘陵山区芝麻高产高效关键栽培技术. 童晓利,李刚华,王庆南,赵荷娟,张海军. 2002
[14]大棚草莓花果期管理关键技术. 吉沐祥,李国平,毛妮妮,杨勇,成玮,颜伟中,郭玉人. 2016
[15]刍议水产养殖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 刘皓,李灏,任涵玮,宋昀鹏,徐林通,丁子元. 2016
[16]涝洼地种旱稻关键技术. 王厚胜,周贵林,王吉春,李才库,杨成立,李春荣,丛素敏,王永生,刘志全,穆昕卓. 2008
[17]白首乌露地立式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张明,吴承东. 2017
[18]西南马铃薯周年丰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夏锦慧,邓禄军. 2016
[19]青海柴达木枸杞产业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樊光辉,王占林. 2011
[20]提高棉花异地选种成功率的关键技术探讨. 李瑞春,胡玉枢,吴晓东,王子胜.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光调控在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成;黄藩;王高熙;黄颖博;葛诗蓓;罗凡
关键词:光调控;茶树栽培;茶叶加工;光照萎凋;品质化学
-
四川茶区幼龄茶园高效管理技术
作者:刘东娜;罗凡;李兰英;高万君;梁星;尧渝
关键词:幼龄茶园;茶园管理;茶树栽培
-
扁形绿茶降苦涩关键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作者:黄藩;张翔;王迎春;罗凡;胥亚琼;王高熙
关键词:扁形绿茶;苦涩味;杀青;足火;正交试验
-
四川地区茶苗高效扦插繁育技术
作者:李兰英;罗凡;龚雪蛟;尧渝;刘东娜;胥亚琼;汪闵
关键词:茶苗;扦插繁育;四川省
-
四川地区低产低效茶园改造与复壮技术
作者:李兰英;罗凡;张冬川;尧渝;高远;龚雪蛟
关键词:低产低效茶园;改造复壮;栽培技术;四川
-
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颖博;罗凡;龚雪蛟;王迎春;李兰英;刘东娜;尧渝
关键词:有机肥;土壤健康;土壤微生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多样性
-
茶树新品种‘甘露1号’选育研究
作者:李兰英;刘东娜;龚雪蛟;王迎春;尧渝;胥亚琼;高远;罗凡
关键词:茶树;新品种;选育;甘露1号;特早生;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