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河北省板栗生态型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继成

作者: 韩继成;刘庆香;王广鹏;张新忠;孔德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板栗;简单重复序列区间;反应体系;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08 年 12 卷 04 期

页码: 70-71+74

摘要: 以早丰和燕明2个板栗品种为试材,应用编号为ISSR52的引物,对ISSR反应体系中的dNTPs、Taq DNA聚合酶、引物、模板和甲酰胺等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20μL ISSR反应体系各组分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Buffer(含2.0 mmol/L的Mg2+),dNTPs 0.2 mmol/L,Taq DNA聚合酶1.0 U,引物0.2μmol/L,模板25 ng。加人2.0%的甲酰胺有利于减轻背景的干扰。利用该体系对9个河北省板栗品种(系)和1个山东省板栗品种进行了分析,以明确河北省板栗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对53个ISSR引物的重复筛选,获得了19个稳定的ISSR引物,在10个品种(系)中共产生93条带,33.3%为多态性条带。通过聚类分析进一步明确河北省板栗可分为燕山和太行山2个生态型,并且太行山地区的板栗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分类号: S664.2

  • 相关文献

[1]浙江省柑橘胶孢炭疽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蒲占湑,鹿连明,黄振东,胡秀荣,杜丹超,陈国庆. 2017

[2]吉林省球孢白僵菌遗传多样性与亚洲玉米螟化性相关性分析. 张正坤,孟鑫睿,张佳诗,徐文静,李启云,冯树丹. 2015

[3]应用ISSR技术分析苦瓜种质资源的多态性. 康建坂,朱海生,李大忠,李永平,汪伟裁,温庆放. 2010

[4]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和引物的筛选. 代玉立,甘林,阮宏椿,杨静民,石妞妞,杜宜新,陈福如,杨秀娟. 2019

[5]棉花TRAP-PCR扩增体系的建立. 苗培明,罗淑萍,范玲. 2008

[6]秦巴山区野板栗居群遗传多样性AFLP分析. 艾呈祥,沈广宁,张凯,田寿乐,许林. 2011

[7]部分板栗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艾呈祥,张力思,魏海蓉,刘庆忠. 2008

[8]板栗的研究现状. 赵苏娴,韩伟,艾呈祥,沈广宁. 2011

[9]板栗及其近缘种叶绿体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程丽莉,胡广隆,苏淑钗,黄武刚. 2015

[10]基于SSR荧光标记构建板栗品种(系)核心种质群. 刘松,聂兴华,李伊然,刘海涛,张卿,王雪峰,田寿乐,曹庆芹,秦岭,邢宇. 2023

[11]板栗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力思,洪坡,王甲威,朱东姿,孙山,刘庆忠. 2023

[12]山东板栗遗传多样性分析. 艾呈祥,余贤美,张力思,马玉敏,苑克俊,金松南,刘庆忠. 2006

[13]中国板栗品种(系)DNA指纹图谱构建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聂兴华,李伊然,田寿乐,王雪峰,苏淑钗,曹庆芹,邢宇,秦岭. 2022

[14]利用叶片形态学性状和RAPD分子标记检测湖北板栗资源遗传多样性. 何秀娟,邱文明,徐育海. 2014

[15]板栗品种资源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 周连第,兰彦平,韩振海. 2006

[16]利用SSR标记构建板栗初级核心种质. 张馨方,张树航,李颖,郭燕,王广鹏. 2021

[17]青天葵ISSR-PCR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杜沛霖,傅鹏,谢峰,王跃峰,朱华. 2014

[18]柞蚕亲本及其杂交后代的ISSR分析. 李俊,李敏,聂磊,曹兰娟,张涛,杨瑞生,秦利. 2007

[19]我国不同生态类型桑树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赵卫国,汪伟,杨永华,黄勇平,潘一乐. 2008

[20]高粱SS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李玥莹,邹剑秋,徐秀明.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