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棕象甲室内生物学特性及形态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岳建军

作者: 岳建军;严珍;陈泽坦;林位夫;黄贵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棕象甲;形态学;生物学特性;发育历期;雌雄二型;性比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14 年 36 卷 03 期

页码: 402-4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室内对油棕象甲Elaeidobius kamerunicus Faust生物学特性及其形态进行系统观察。在温度为24-28℃,RH 75%-95%,光照12 h的条件下用油棕Elaeis guineensis雄花饲养油棕象甲各虫态,每4 h观察记录各虫态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发育情况,测量各虫态体长、体宽、体重等重要发育指标。结果表明油棕象甲卵的发育历期平均为16.00±0.71 h,整个幼虫期的历期平均为2.63±0.05 d,预蛹和蛹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3.21±0.37 d和2.21±0.41 d,油棕象甲完成一个世代平均需要13.67±0.75 d。1龄幼虫体长1.70±0.08 mm,体重0.0006±0.0001 g,之后随龄期迅速增加,至3龄时,体长为2.88±0.06 mm,体重增加到0.0021±0.0001 g。蛹期体长为2.17-3.05 mm,蛹重0.0015-0.0028 g。油棕象甲成虫具有雌雄二型现象,子代性比(雌∶雄)为1.65∶1。油棕象甲是油棕最高效、最安全的授粉昆虫,其基础生物学和形态学研究是该虫室内扩繁技术研究的基础,本研究结果旨在为油棕象甲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Q96

  • 相关文献

[1]二疣犀甲室内生物学特性及形态观察. 钟宝珠,吕朝军,王东明,覃伟权,李洪,王智. 2013

[2]广斧螳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玉洁,吴娇,黎荣欣,赵怡楠,赵冬香. 2014

[3]不同温度条件下油棕象甲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焦方贞,陈希用,岳建军,陈泽坦. 2016

[4]不同温度对灰飞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晓燕,翟一凡,李童,林清彩,李丽莉,张安盛,门兴元,吴文虎,陶玫,于毅. 2014

[5]寄主和温度对半闭弯尾姬蜂饲养的影响. 陈福寿,王燕,张红梅,杨艳鲜,陈宗麒. 2014

[6]温度对半闭弯尾姬蜂发育和性比的影响. 陈福寿,王燕,李志,侯燕萍,郭九惠,陈宗麒. 2011

[7]间泽钝绥螨植物花粉食性研究. 李德友,何永福,李宏度,梁来荣. 1992

[8]黄芪根瘤象甲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 刘月英,张大为,魏玉红,周昭旭,罗进仓. 2021

[9]豆大蓟马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邱海燕,刘奎,李鹏,付步礼,唐良德,张曼丽. 2014

[10]螺旋粉虱的生物学特性. 韩冬银,刘奎,张方平,黄武仁,张敬宝,金启安,符悦冠. 2009

[11]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的筛选及鉴定. 张璐璐,卫旭彪,斯大勇,郑召君,马广,张日俊. 2016

[12]一株临沧野生黄鸡■的鉴定与生长条件研究. 周会明,张焱珍,柴红梅,杨荣情,谭莹,张萍萍,白玉英,赵一莲,金玉洁. 2019

[13]云南威信、镇雄与蒙自东方蜜蜂形态对比分析. 宗德琴,杨若鹏,张学文,罗卫庭,宋文菲,张祖芸. 2014

[14]盾糙璃眼蜱传播的牛泰勒虫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刘爱红,关贵全,刘军龙,李有全,马米玲,牛庆丽,殷宏,罗建勋. 2009

[15]五种西方蜜蜂品种形态指标差异性比较. 宗德琴,罗凌娟,张祖芸,张学文,梁铖,宋文菲. 2014

[16]香蕉黑星病菌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蒲金基,张欣,谢艺贤,漆艳香,张辉强. 2006

[17]新疆杂草黑麦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车永和,杨欣明,杨燕萍,张珊珊,李秀全,李立会. 2008

[18]琥珀蚕的生物学特性. 钟健,董占鹏,江秀均,李涛,姚丽萍,刘敏,杜伟,黄平. 2013

[19]室内饲养油棕象甲的行为观察. 岳建军,严珍,陈泽坦,林位夫,李志飞. 2013

[20]梨小食心虫触角感受器雌雄二型的超微研究. 郭永福,王怡,孔维娜,柴晓晗,马瑞燕.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