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申
作者: 张亦涛;曹坳程;张继宗;张富林;翟丽梅;王洪媛;刘宏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甲基溴;替代技术;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技术评估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6 年 55 卷 14 期
页码: 3626-3630
收录情况: CSTPCD
摘要: 为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探讨了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在土壤熏蒸过程中的各项因素,构建了作物产量、作物品质、病虫害防治效果、技术安全、操作过程、环境影响、应用时长和投入成本8个指标集,并划分了模糊评判集,综合评估了生姜、草莓作物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生姜作物综合评估结果为甲基溴(83.61)>氯化苦(79.06)>棉隆(78.03)>威百亩(69.07),草莓作物综合评估结果为甲基溴(69.13)>氯化苦(64.60)>棉隆(56.80)。各单项指标评价结果表明,甲基溴在作物产量、作物品质、防治效果以及应用时长等4个指标上均高于各项替代技术,但由于自身毒性、对臭氧层物质消耗以及受生产管控等因素的影响,在其余指标上低于替代技术;氯化苦在作物产量、作物品质和病虫害防治效果等6项指标上均高于其他替代技术,但由于为剧毒农药,而在技术安全和操作过程2项指标上低于其余替代技术。以上结果表明,生姜作物和草莓作物主流替代技术的消毒效果并不具备甲基溴的广谱性,当前最佳替代技术为氯化苦。
分类号: S482.6
- 相关文献
[1]借鉴以色列经验推动环境履约. 唐艳冬,杨礼荣,李宏涛,李雄亚,陈德鑫. 2010
[2]烟草苗床上的甲基溴替代技术研究. Jose A.Gonzalez,姜达炳,卢耀英,向振今,张向才,郭美霞,段霞瑜. 2002
[3]经济作物土传病害治理中的甲基溴替代技术研究. 马承铸,陈昱君,张克勤,李明社,夏振远,缪作清,李云华. 2006
[4]秸秆覆盖耕播联合作业技术应用适应性评估研究. 肖颖,刘建,陈书华,李世平,沈丹波. 2019
[5]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技术适宜性研究. 翟治芬,严昌荣,张建华. 2015
[6]秸秆捆烧清洁供暖技术评价. 霍丽丽,赵立欣,姚宗路,郝先荣,贾吉秀,赵亚男,刘杰,杨武英. 2020
[7]饲用抗生素作用机制及其替代技术研究. 佟建明. 2001
[8]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 Ⅱ.欧美国家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及控制. 张维理,冀宏杰,Kolbe H.,徐爱国. 2004
[9]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Ⅱ.欧美国家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及控制. 张维理,冀宏杰,Koleb H,徐爱国. 2004
[10]饲用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机制及其替代技术研究. 佟建明. 2006
[11]我国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徐红星,郑许松,田俊策,赖凤香,何佳春,吕仲贤. 2017
[12]淘汰甲基溴将对中国保护地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 . 2006
[13]甲基溴的替代技术/替代品. . 1999
[14]我国烟草苗床甲基溴替代研究现状及展望. 张成省,孔凡玉,王凤龙,刘好宝,王新伟. 2006
[15]淘汰甲基溴 保护生态环境. 李宁辉. 2003
[16]甲基溴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应用承诺策略研究. 闫琰,薛宇亮,王秀东. 2014
[17]替代甲基溴的土壤消毒技术. 张成省,孔凡玉,王凤龙,李联玉. 2005
[18]淘汰甲基溴保护生态环境. 李宁辉. 2003
[19]土壤化学消毒技术. 郭美霞,王秋霞.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RothC模型的东北旱地和稻田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模拟研究
作者:张昊鑫;于晟玥;雷秋良;杜新忠;张继宗;安妙颖;樊秉乾;罗加法;刘宏斌
关键词:RothC模型;土壤有机碳;秸秆还田;模型校准方法;旱地;稻田;东北
-
典型降雨事件下流域氮素输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刘新茹;杜新忠;刘晓荣;雷秋良;刘宏斌
关键词:氮素;降雨事件;流域尺度
-
麦玉轮作体系下秸秆还田和有机替代对作物产量及农田氮损失的影响
作者:李文瑄;戴孚岳;王洪媛;李俊改;王震;翟丽梅;樊秉乾;刘宏斌
关键词:整合分析;小麦-玉米轮作;秸秆还田;有机替代;产量;氮损失
-
棉隆土壤消毒联合种植密度防除油菜田杂草及对作物产量和田间光照的影响
作者:朱文达;颜冬冬;刘晓洪;李林;曹坳程
关键词:棉隆;种植密度;杂草防效;养分;油菜籽产量
-
熏蒸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静怡;王鑫;李园;方文生;曹坳程;颜冬冬;王秋霞
关键词:熏蒸剂;土壤熏蒸;仓储熏蒸;作用机制
-
我国土壤消毒机械的研发与应用
作者:曹坳程;王秋霞;颜冬冬;方文生;李园;宋兆欣;张毅;张大琪;靳茜;郝征;赵奇龙;王桢委
关键词:秸秆还田一体机;火焰消毒机;注射消毒机;土壤消毒;土传病害
-
四川盆地不同农作监测点氮磷湿沉降特征
作者:王宏;姚莉;张奇;林超文;刘海涛;陈红琳;翟丽梅
关键词:四川盆地;湿沉降;氮;磷;沉降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