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ybrid-maize模型的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潜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玉军

作者: 曹玉军;吕艳杰;王晓慧;魏雯雯;姚凡云;刘春光;王立春;王永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Hybrid-maize模型;生态区;玉米;产量潜力;高产栽培体系;吉林省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6 年 24 卷 07 期

页码: 926-9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挖掘玉米产量潜力,进一步提升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利用在东北地区已验证的Hybrid-maize模型及多年气象数据对吉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东部湿润生态区(桦甸)、中部半湿润生态区(公主岭)、西部半干旱生态区(乾安)]不同品种、播期和密度及其相互组合下的玉米产量潜力进行模拟,并对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考虑产量潜力变异情况及品种本身的生产特性,构建了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高产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改变播期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不同生态区的表现不同,湿润区应选择早播,播种日期在4月20日左右较适宜,而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应尽量晚播,适宜播期应在5月中旬左右。2)不同生态区对密度的容纳能力表现为湿润区(桦甸)>半湿润区(公主岭)>半干旱区(乾安),3个地区的适宜密度分别为90 000株·hm~(-2)、80 000株·hm~(-2)和75 000株·hm~(-2)左右。3)选用生育期更长的品种表现出了较高的增产潜力,生产上应根据不同区域生态条件,尽量选择晚熟品种,在当前播期条件下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品种生育期内需要的有效生长积温(GDD)可增至1 600℃以上。4)与当前生产技术相比,将播期、密度、品种三者优化组合,高产体系长期平均产量潜力可增产14.39%~29.23%。本研究可为吉林省玉米高产措施的正确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玉米产量大面积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基于Hybrid-Maize模型的河北省山前平原夏玉米产量潜力评价. 贾良良,孙彦铭,王锡平,孙宏勇,黄少辉,刘学彤,杨云马. 2020

[2]科学推广超级稻 提升水稻生产水平. 张三元,张宇光. 2007

[3]吉林省半干旱区45年气候变化及基于Hybrid-Maize的玉米品种熟期选择. 杨慧,王永军,吕艳杰,杨德光,韩英鹏,吴兴宏. 2017

[4]玉米产量潜力及超高产物质积累途径优化分析方法. 王存凯,陈鹏飞,陶洪斌,孟祥盟,刘慧涛,刘武仁,王璞,廖树华. 2014

[5]不同生态类型玉米品种生产潜力比较分析. 钟昌松,吕巨智,石达金,范继征,闫飞燕,卢生乔,弓雪,陈坤,刘亚利,张述宽. 2021

[6]基于Hybrid-Maize模型的3个生态地点玉米产量潜力评估. 白金顺,尤飞. 2018

[7]正大12号玉米在宁夏灌区的适宜密度及产量潜力的探析. 薛国屏,樊明,柳伟祥,李晓慧. 2008

[8]玉米高产之路与产量潜力挖掘. 王崇桃,李少昆,韩伯棠. 2006

[9]玉米鲁单50产量潜力、适宜密度和饲用价值的研究. 刘开昌,王庆成,张秀清,王春英,张海林. 2000

[10]1999-2018年间国审玉米品种遗传产量增益及产量潜力分析. 卢实,李穆,高婷婷,王敏,孟令聪,郑淑波,路明,刘文国. 2021

[11]贵州不同生态区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籽粒的品质研究. 王春梅,任洪,曹绍书,赵晓燕,王竹,沈建华. 2015

[12]四川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杂交种的性状表现及最适品种选择. 卢乔云,黄宜祥,兰发盛,张彪,李德宾. 1991

[13]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任洪雷,李春霞,龚士琛,李国良,付立新,扈光辉,王明泉,杨剑飞,孙岩,张宇. 2020

[14]不同生态区多环境下优良玉米自交系的筛选研究. 王向鹏,张如养,宋伟,赵久然. 2017

[15]山西省玉米不同生态区特点和特征特性分析. 郑向阳,栗建枝,王国平,成锴,赵太存,韩雪芳,冯书琴. 2014

[16]山西省玉米不同生态区玉米特征特性差异化分析. 郑向阳,栗建枝,王国平,成锴,赵太存,韩雪芳,冯书琴. 2015

[17]山西省玉米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性状差异化分析. 郑向阳,栗建枝,王国平,成锴,赵太存,韩雪芳,冯书琴. 2015

[18]东华北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差异研究. 张洋,于惠琳,王延波. 2019

[19]调整播期提高春玉米对养分和气候资源的利用效率. 展文洁,张吉旺,袁静超,梁尧,程松,张水梅,任军,刘剑钊,蔡红光. 2021

[20]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建议. 张维东,韩喜国,任英,王秀飞,安载学,刘鹏.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