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在小麦上的残留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梅
作者: 王梅;刘圣明;段劲生;孙明娜;董旭;陈雨;高同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气相色谱(配ECD检测器);农药残留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21 期
页码: 52-5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是中国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主要杀菌剂之一。为明确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在小麦籽粒、植株及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分别于2011和2012年在小麦田进行小麦纹枯病防治试验,并在施药后不同时期采集小麦籽粒、植株与土壤样本,通过气谱(配ECD检测器)进行相关样本的药剂残留检测。检测结果表明,2011年,苯醚甲环唑在土壤和小麦植株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0.1033 mg/kg和4.0498 mg/kg,半衰期(T1/2)分别为15.5天和8.6天,丙环唑在土壤和小麦植株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0.0940 mg/kg和2.0329 mg/kg,T1/2分别为23.9天和6.8天;2012年,苯醚甲环唑在土壤和小麦植株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0.0910 g/kg和4.0498 mg/kg,T1/2分别为13.0天和8.6天,丙环唑在土壤和小麦植株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0.0723 mg/kg和2.3507 mg/kg,T1/2分别为22.1天和6.5天。最终残留试验表明:苯醚甲环唑在小麦植株、小麦籽粒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730~2.0880 mg/kg、<0.01~0.0363 mg/kg和<0.01~0.3649 mg/kg;丙环唑在小麦植株、小麦籽粒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461~1.6396 mg/kg、<0.005~0.0307 mg/kg和<0.005~0.1036 mg/kg。由此得出,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可以在小麦上使用,但施药剂量最高为135 a.i.g/hm2,施药3~4次,安全间隔期为35天。
分类号: S481.8`TQ455
- 相关文献
[1]30%稻瘟灵展膜油剂在水稻、田水及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分析. 王梅,段劲生,孙明娜,董旭,陈雨,高同春. 2014
[2]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蔬菜及水果中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残留. 刘新刚,董丰收,王旭,郑永权. 2009
[3]甘肃省枸杞炭疽病菌对4种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的敏感性. 张海英,刘永刚,李建军,张新瑞. 2019
[4]山东省苹果轮纹病菌对三种三唑类杀菌剂的敏感性检测. 范昆,李晓军,张勇,王涛,李军,曲健禄. 2013
[5]几种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白粉菌室内毒力比较. 闫晓静,袁会珠. 2010
[6]30%苯醚甲·丙环唑乳油的气相色谱分析. 程运斌. 2007
[7]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稻虾综合种养环境中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残留量. 杨秋红,徐露露,周顺,杨移斌,董靖,刘永涛,胥宁,艾晓辉. 2023
[8]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微乳剂配方的研究. 李强. 2008
[9]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黄淮海夏玉米区主要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郭宁,马井玉,张海剑,石洁,李坡,孙华. 2017
[10]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罗非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张月,张学强,王素茹. 2011
[11]四种常用三唑类杀菌剂在香蕉上残留行为及使用评价研究. 刘艳萍,王思威,刘丰茂,孙海滨. 2014
[12]丙环唑、氟环唑在苹果中的残留及风险评估. 方丽萍,杜红霞,李瑞菊,董崭,官帅,张树秋. 2015
[13]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杨梅果实中苯醚甲环唑和乙基多杀菌素的农药多残留. 王天玉,姚周麟,平新亮,张伟清,冯先橘,林媚. 2017
[14]不同清洗液对小白菜甲霜灵和苯醚甲环唑的去除效果. 管文辰,王新全,章虎,徐浩,王祥云,王鸣华,王强. 2014
[15]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茶汤和土壤中氟环唑、茚虫威和苯醚甲环唑残留. 张新忠,罗逢健,陈宗懋,刘光明,楼正云,王方,吴鲁超. 2013
[16]不同剂型苯醚甲环唑在香蕉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韩丙军,林靖凌,何秀芬. 2015
[17]金银花中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的残留分析. 王晓琳,刘玉霞,高素霞,杨帆,王飞,刘红彦. 2017
[18]田水中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测定. 胡西洲,彭西甜,王小飞,沈菁,夏虹. 2014
[19]苯醚甲环唑在烟叶和土壤中农药残留与降解. 杨立强,徐光军,宋超,徐金丽,郑晓,闫晓阳,周杨全,孙惠青,王秀国,李义强. 2013
[20]手性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在火龙果中的残留消解行为研究. 张利强,邢淑莲,林丽云,林玲,杨春亮.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刺梨发酵优势菌种分离鉴定及其营养品质分析
作者:罗婧文;龙明秀;王辉;张芳;王梅;陈中爱
关键词:刺梨;发酵;优势菌种;分离;鉴定;营养品质
-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贵州韭菜红酸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作者:周罗娜;刘辉;王梅;陆邦富;李俊;刘军林;陈中爱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红酸汤;韭菜红酸汤;微生物多样性
-
激素类调节剂在灵芝三萜生物合成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袁菁;王梅;马正;蔡为明
关键词:调节剂;灵芝三萜;生物合成;调控作用
-
不同药剂对芹菜地下害虫的防效及残留量研究
作者:朱海燕;孙明娜
关键词:芹菜;蛴螬;阿维菌素;吡虫啉;防效;残留量
-
基于电子鼻及HS-SPME-GC-MS分析乳酸菌发酵不同碳源刺梨汁风味特征
作者:王辉;罗婧文;龙明秀;王梅;陈中爱;陈朝军
关键词:乳酸菌;刺梨汁;碳源;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法;风味
-
超高压等灭菌方式对刺梨汁营养及风味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欣;王辉;罗婧文;刘嘉;龙明秀;王梅;陈朝军
关键词:刺梨汁;超高压;杀菌技术;营养品质;风味
-
大白菜制种幼苗越冬预测模型的建立
作者:马朝喜;肖兴中;李冰;王梅;卢娇娇;原玉香
关键词:大白菜;越冬;形态特征;预测模型;灰色关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