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淀粉酶Amy7C及其突变体最适pH值的定量预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师德强

作者: 吴光;李检秀;龙思宇;黄艳燕;黄纪民;王何健;谢能中;严少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α-淀粉酶;最适pH值;预测;氨基酸属性

期刊名称: 广西科学

ISSN: 1005-9164

年卷期: 2014 年 06 期

页码: 664-670

摘要: 【目的】pH值是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关键参数,通常需要通过实验方式才能确定生物酶的最适pH值,而该方式要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有必要发展一种利用酶的简单结构信息即可预测其最适pH值的方法。【方法】以20-1前馈反向传播的神经网络为模型,完成535种氨基酸属性对α-淀粉酶pH值的拟合。同时,将α-淀粉酶Amy7C及其54个突变体的数据分为2组,用35个酶作为训练组进行拟合,20个酶作为验证组进行检验,并对不同层次及神经元个数的模型进行比较。【结果】109个氨基酸属性可实现20-1神经网络模型收敛,表明这些氨基酸属性可用于预测α-淀粉酶的最适pH值,但是不同氨基酸属性预测pH值的效果差别较大,只有部分指标预测pH值的效果较好。多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模型对训练组R值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对训练组P值、验证组R值和验证组P值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氨基酸分布概率等属性可用于预测α-淀粉酶的最适pH值。20-1神经网络模型是预测α-淀粉酶最适pH值相对理想的模型。

分类号: Q55

  • 相关文献

[1]α-淀粉酶Amy7C及其突变体催化常数的定量预测. 师德强,严少敏,吴光,谢能中,龙思宇,李检秀,黄艳燕. 2014

[2]定量预测α-淀粉酶及其突变体的酶反应米氏常数(英文). 龙思宇,严少敏,吴光,谢能中,黄艳燕,师德强,黄纪民,王何健. 2014

[3]贝塔-葡萄糖苷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的同时预测(英文). 师德强,农浩,吴光. 2011

[4]不同Wx蛋白缺失类型小麦穗发芽特性的初步研究. 高德荣,郭文善,程顺和,封超年,朱新开,彭永欣. 2006

[5]耐高温α-淀粉酶作用于谷物粉液化水解性质的研究. 高群玉,黄立新,黄农荣,黄天世. 2001

[6]中温α-淀粉酶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陈景奇,崔艳艳,谢能中,王敏,张大伟. 2016

[7]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p.GXS1α-淀粉酶的饱和突变及酶学性质研究. 裴建新,王治宾,罗章,韦宇拓. 2013

[8]绿豆饮料制备中α-淀粉酶解工艺优化研究. 冉佳欣,马挺军,王建楠. 2015

[9]羧甲基壳聚糖对玉米的生理调节功能初探. 师素云,薛启汉,陈游,王学臣,陈洁. 1997

[10]玉米抗性淀粉酶解法制备工艺的研究. 张守文,孟庆虹,杨春华,赵凯. 2007

[11]富集宏基因组DNA中α淀粉酶全长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表达. 曾丽娟,廖思明,王青艳,杜丽琴,韦宇拓,黄日波. 2010

[12]不同酶对淀粉的协同作用动力学研究. 吕巧玲,张兴,谢逸萍,马代夫,辛婷,蒋七熳,付彦凯. 2009

[13]绿豆饮料制备中α-淀粉酶解工艺优化研究. 冉佳欣,马挺军,王建楠. 2016

[14]镉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 洪仁远,杨广笑,刘东华,蒲长光. 1991

[15]DSC测不同条件下玉米粉糊化特性及建立淀粉糊化度测定方法的探讨. 蒋苏苏,段红伟,于锋. 2012

[16]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及牛磺酸对其表达的影响. 秦帮勇,常青,于朝磊,柳淑芳,马骞,郑珂珂. 2013

[17]陈年乌龙茶的生化成分及其降脂降糖活性研究. 霍梦恩,李冬利,罗小燕,安然,文帅,赖幸菲,孙世利. 2019

[18]嘉宝果果皮提取物体外降糖活性研究. 林宝妹,洪佳敏,邱珊莲,郑开斌,张帅,张少平,郑菲艳. 2020

[19]木薯日粮中添加α-淀粉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利用的影响. 唐德富,史兆国,汝应俊,郝生燕. 2014

[20]高压电场处理对高粱种子萌发期酶活性的影响. 胡建芳,张作伟,杜慧玲,陈建中,王慧杰.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