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涛

作者: 骆名瑞;张亚东;朱镇;赵凌;赵庆勇;周丽慧;姚姝;于新;王才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功能标记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3 年 27 卷 03 期

页码: 259-2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提高粳稻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选择效率,在前人克隆的基础上,根据其恢复系与不育系在Rf1a位点574bp的碱基插入/缺失,设计出功能标记InDel-Rf1a。利用该标记对不同地区来源的72份籼、粳稻材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有的常规籼稻品种、恢复系及保持系在Rf1a位点并不存在缺失,其基因型为Rf1aRf1a。这些材料对粳稻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恢复育性的作用;而绝大多数常规粳稻品种(爱知106和伊粳12号除外)在该位点存在缺失,其基因型为rf1arf1a,它们对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保持不育的能力。同时,为进一步验证该标记对不同基因型的检测效果,利用其对粳稻恢复系、不育系、杂交组合以及863A/宁恢8号F2分离群体的DNA进行扩增,根据其电泳带型可准确区分出Rf1a位点的3种基因型。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杂交粳稻BT型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功能标记优化研究. 王坚,刘炜. 2015

[2]4个籼粳杂种的亲和性分析. 王建军,石守鋆,申宗坦. 1994

[3]不同类型恢复系对不同胞质六千辛A的育性恢复性研究. 万志兵,洪德林,程保山,郭媛. 2009

[4]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遗传机理研究进展. 谢建坤,陈庆隆,万勇. 2003

[5]水稻矮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定位. 谢建坤,庄杰云,樊叶杨,屠国庆,夏英武,郑康乐. 2001

[6]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遗传和定位研究进展. 李霞,张金伟,万勇,胡标林,谢建坤. 2011

[7]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遗传研究. 谢建坤,舒庆尧,陈大洲,庄杰云,夏英武. 2002

[8]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研究进展. 张金伟,谢建坤,李霞,万勇,罗向东. 2010

[9]东乡野生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的遗传研究. 余守武,万勇,胡标林,张铮,谢建坤. 2005

[10]国外粳型陆稻品系育性恢复基因等位性分析. 徐鹏,陶大云,李静,胡凤益,杨友琼,周家武,谭学林. 2003

[11]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遗传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余守武,谢建坤,万勇,胡标林. 2004

[12]黑麦草恢复基因在水稻中的遗传行为研究. 阳标仁. 2013

[13]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遗传及恢复基因的定位研究进展. 李广贤,姚方印,庄杰云,侯恒军,姜明松. 2006

[14]三系恢复系'Q恢28'恢复特性及其杂种优势分析. 欧阳杰,王楚桃,黄乾龙,管玉圣,何永歆,何清忠,李贤勇. 2021

[15]水稻云恢1973恢复基因关联分子标记筛选及应用. 杨丹丹,吕莹,董阳均,徐雨然,奎丽梅,涂建,张笑,邓伟,李小林. 2024

[16]Pi-b、Pi-ta、Pikm和Pi54对水稻穗颈瘟的抗性评价. 范方军,王芳权,刘永峰,王军,朱金燕,李文奇,仲维功,杨杰. 2014

[17]水稻紫色果皮的延迟遗传及Pb基因功能标记开发. 王芳权,杨杰,范方军,王军,朱金燕,李文奇,沈文飚,仲维功. 2014

[18]水稻千粒重基因TGW6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利用. 杨杰,徐祥,朱金燕,范方军,李文奇,王芳权,仲维功. 2014

[19]水稻苗期耐低温基因COLD1新功能标记的设计与验证. 田孟祥,宫彦龙,张时龙,何友勋,雷月,余本勋,余莉,李佳丽,张大双,叶永印. 2020

[20]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Bsr-d1功能标记的开发和利用. 王军,赵婕宇,许扬,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费云燕,仲维功,杨杰.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