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盐碱地不同抗虫棉品种的产量和熟相及去早果枝的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冬梅

作者: 张冬梅;董合忠;唐薇;李维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抗虫棉;去早果枝;皮棉产量;早衰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08 年 20 卷 06 期

页码: 431-4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不同抗虫棉品种在滨海盐碱地的产量和熟相及其对去早果枝的反应,以早发型(鲁棉研17、21)、晚发型(鲁棉研18、22)抗虫棉和两者的F1杂交种(01H00、01H01)为材料,于2006-2007年在东营市盐碱棉田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早发型和晚发型抗虫棉品种间的早熟性和熟相存在显著差异,两者的杂交种在2006和2007年分别比常规种增产5.7%~14.5%和4.7%~6.8%,并表现出较好的熟相。早发型常规抗虫棉去早果枝增产5.6%~8.4%,早衰得到延缓;晚发型常规抗虫棉去早果枝减产9.3%~13.1%,表现晚熟。利用不同熟相类型的常规抗虫棉配置杂交组合以及对早发抗虫棉品种去早果枝都是延缓早衰、提高盐碱地棉花产量的有效途径。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鲁棉研16号抗虫棉. 王留明,王家宝,王任重,杨静. 2003

[2]氮磷钾肥与络氨铜配施对抗虫棉产量、品质及棉株养分的影响. 罗雪华,黄完基,程飞虎. 1999

[3]去早果枝对抗虫棉产量、品质和早衰的影响. 牛曰华,董合忠,李维江,粟红梅. 2007

[4]转基因抗虫棉早衰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分析. 刘冬青,刘锐. 2002

[5]抗虫棉防早衰、优质高产综合技术初探. 杨苏龙,史俊东,陈艳英,耿金萍,石跃进. 2008

[6]抗虫棉早衰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葛晓阳,傅谢生,刘峰,彭华升,郑曙峰. 2007

[7]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源库关系的调节效应. 董合忠,牛曰华,李维江,唐薇,李振怀,张冬梅. 2008

[8]杂交棉与常规棉在江苏区试中的产量因素分析. 宋锦花,许乃银. 2010

[9]江苏滨海盐碱地麦后直播棉氮、磷、钾肥料优化配比研究. 杨长琴,刘瑞显,张国伟,王晓婧,倪万潮. 2020

[10]新疆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性状表现分析. 吕博,曹阳,孟庆忠,严玉萍,赵淑琴,易先达. 2019

[11]播期对麦(油)后直播棉产量、品质及氮磷钾利用的影响. 杨长琴,张国伟,刘瑞显,王晓婧,倪万潮. 2020

[12]棉花机采品种理想株型模式研究. 肖松华,吴巧娟,刘剑光,陈旭升,许乃银,狄佳春,马晓杰. 2010

[13]复合微生物肥对棉花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吕博,孟庆忠,张成,曹阳,韩光明,张胜昔,房健,易先达. 2021

[14]不同年代培育的棉花品种产量性状及氮利用效率特征.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孙良斌,刘忠山,冯固. 2019

[15]盐碱地深播覆膜的生态效应及对棉花成苗和产量的影响. 董合忠,李维江,苗兴武. 2011

[16]植物生长调节剂——增棉灵的应用效果. 胡怀谦,马菊生,贾华欣,邓绍华,崔秀稳,潘学标. 1992

[17]陆地棉杂交种皮棉产量与相关性状间的关联度分析. 冯复全,吕双俊,谢德意,王付欣. 2004

[18]座谈改造盐碱地低産田增産經驗纪要. 关振声,王永杰. 1966

[19]施硫肥对棉花各生育期干物质分配规律的影响.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徐建辉,居马·卡德,黄全生,冯怀章,冯固. 2003

[20]施氮水平和打顶后涂抹NAA对盐渍土壤上长绒棉铃脱落和产量的影响. 张少民,孙良斌,宁新民,史伍新,冯固,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