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尖孢镰刀菌致病物质β-D-葡萄糖苷酶活性与致病性的相关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荣凤

作者: 肖荣凤;蓝江林;车建美;刘波;刘丹莹

作者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瓜类;致病性;β-D-葡萄糖苷酶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07 期

页码: 351-3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研究目的研究瓜类尖孢镰刀菌β-D-葡萄糖苷酶活性与致病性的关系,为菌株致病性强弱快速测定提供一种新的辅助方法;方法测定了19株来自不同瓜类寄主尖孢镰刀菌菌株的致病性及致病物质β-D-葡萄糖苷酶活性,构建菌株的发病率(y)与酶活(x)的曲线模型;结果菌株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寄主及不寄主来源的菌株致病性有差异。供试菌株中有12个强致病菌株,发病率在80%以上;2个中等致病菌株,发病率分别为60%和70%;2个弱致病菌株发病率均为30%,以及3个非致病菌株。菌株β-D-葡萄糖苷酶活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寄主不同菌株的酶活存在明显差异,来自黄瓜、甜瓜和西瓜寄主菌株酶活变化范围依次为(21.57-54.89)、(16.28-41.83)和(14.98-32.43)U·ml-1;不同寄主(黄瓜、甜瓜和西瓜)菌株的β-D-葡萄糖苷酶活也存在差异,平均酶活为黄瓜(34.08U·ml-1)>甜瓜(27.86U·ml-1)>西瓜(20.95U·ml-1);结论菌株的β-D-葡萄糖苷酶活性与其致病性关系分析表明,当酶活性小于30U·ml-1l时,菌株发病率与酶活呈正相关;当酶活大于30U·ml-1,菌株的发病率大于90%。

分类号: S432.4

  • 相关文献

[1]黄瓜尖孢镰刀菌发酵过程中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 车建美,刘波,朱育菁,蓝江林,肖荣凤,葛慈斌,郑雪芳. 2006

[2]尖孢镰刀菌β-D-葡萄糖苷酶的多态性. 车建美,刘波. 2005

[3]尖孢镰刀菌中β-D-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条件的研究. 车建美,刘波,朱育菁,蓝江林,林抗美,肖荣凤. 2006

[4]尖孢镰刀菌β-D-葡萄糖苷酶异质性的研究. 车建美,刘波. 2005

[5]大蕉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郭立佳,彭军,杨腊英,王国芬,梁昌聪,刘磊,黄俊生. 2013

[6]香蕉枯萎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mon1基因敲除转化子的表型分析及致病力测定. 李恒,畅文军,陈汉清,乔帆,曾会才. 2019

[7]镰刀菌引起的北京市草莓根腐病病原鉴定. 盛茹媛,肖长坤,郑书恒,石延霞,谢学文. 2012

[8]西瓜枯萎病菌分离及致病力测定. 纪莉景,王连生,栗秋生,王翠霞,孔令晓. 2010

[9]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JAT-9290的定殖特性及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肖荣凤,刘波,朱育菁,陈燕萍,苏明星,杨莹莹. 2015

[10]西瓜种传尖孢镰刀菌致病性及其粗毒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吴学宏,卢志军,陈倩,韩鲁明,李怀方,古勤生. 2010

[11]太原市温室黄瓜枯萎病病菌分离、鉴定及室内药剂生物测定研究. 张治家. 2009

[12]安徽省草莓黄萎病病原的鉴定及主栽草莓品种的抗性评价. 宁志怨,董玲,廖华俊,李卫文,李方敏. 2016

[13]安徽省长丰县草莓根腐病病原的鉴定. 宁志怨,董玲,廖华俊,李卫文,江芹,王爱听,闫冲冲. 2017

[14]尖孢镰刀菌SIX效应因子研究进展. 陈益文,彭存智,徐兵强. 2024

[15]产β-D-葡萄糖苷酶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周俊,夏秀东,李亚辉,王英,董明盛,周剑忠. 2018

[16]不同处理对发酵红枣汁键合态香气释放的影响. 张丽华,刘世豪,靳学远,李顺峰,李昌文,纵伟. 2023

[17]Bacillus siamensis和Bacillus subtilis中2个β-D-葡萄糖苷酶编码基因克隆、表达及酶学研究. 陈永敢,谷风林,蔡莹莹,徐飞,朱科学. 2020

[18]葡萄牙棒孢酵母转化对陈皮提取物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李晓华,徐玉娟,欧国良,钟楚敏,余元善,温靖,李璐,辜青青,傅曼琴. 2024

[19]产β-D-葡萄糖苷酶菌株筛选及其在香草兰豆荚发酵生香中的应用. 周烨,侯梅芳,赵青云,谢心湄,徐飞,吴桂苹,谷风林. 2024

[20]瓜类作物诱导抗病机制的研究. 王守正,王海燕,李洪连,袁红霞.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