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精氨酸对凡纳滨对虾血清生化指标及精氨酸代谢酶活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悦

作者: 王悦;夏苏东;刘群;张丹;许佑琪;蒋泽昊;吴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精氨酸;肌肉注射;血清生代指标;精氨酸代谢酶

期刊名称: 经济动物学报

ISSN: 1007-7448

年卷期: 2022 年 004 期

页码: 245-252

摘要: 为研究肌肉注射精氨酸对凡纳滨对虾血清生化指标和精氨酸代谢相关酶活力的影响,选取体质量为(12±0.5) g的凡纳滨对虾570尾,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禁食24 h后,分别注射30 mg/mL精氨酸(L组),150 mg/mL精氨酸(H组),对照组注射0.01 mol/L pH 7.4 PBS缓冲液(C组)。于注射后0,1,3,6,9,12,24 h分别取样,分析血清生化指标和精氨酸代谢相关酶活力。结果显示,注射精氨酸1 h后L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升高,3 h内H组ALT活性显著升高,之后2组均恢复到注射前水平。注射精氨酸对血清中血糖、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谷草转氨酶的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0.05)。注射精氨酸后,L组和H组的精氨酸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后趋于稳定的趋势,24 h时2组的酶活性接近且显著高于注射前水平(P<0.05);L组和H组的一氧化氮合成酶和鸟氨酸脱羧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先升高再降低,6 h时降至注射前水平后再次升高又降低,24 h时2种酶活性较注射前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2组的精氨酸脱羧酶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24 h时活性显著高于注射前水平(P<0.05),且H组高于L组。注射高、低浓度的精氨酸均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精氨酸代谢过程中精氨酸酶、一氧化氮合成酶、精氨酸脱羧酶和鸟氨酸脱羧酶的活性,但活性不稳定;注射24 h时,精氨酸脱羧酶的活性随注射精氨酸浓度升高而升高,而L组和H组的其他3种酶活性差异不大。研究表明,注射外源精氨酸对凡纳滨对虾体内精氨酸代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分类号: S968.22

  • 相关文献

[1]免疫途径对绵羊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安全性和抗体水平的影响. 袁婷,吴娅琴,郝华芳,陈胜利,颜新敏,史耀旭,赵天荣,储岳峰,孙延鸣. 2019

[2]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免疫途径研究. 张俊平,李春华,蒋凤英,林鸷,倪建平,赵本进,杨惠萍. 2020

[3]转移因子对猪淋巴细胞E玫瑰花结百分率影响的测试研究. 徐磊,薛萍,林祚贵,刘俊斌,谭礼宁,刘小龙,王晓斌,叶盛聪,杨慧,黄瑜,朱国强. 2018

[4]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HuN4株)对仔猪的致病性研究. 田志军,安同庆,周艳君,胡守萍,彭金美,韦天超,姜一峰,童光志. 2008

[5]DNA疫苗免疫增强技术的比较研究. 曾伟伟,石星明,王云峰,王玫,黄婷婷,高宏博. 2008

[6]母兔不孕症防治措施. 佟承刚. 2004

[7]热应激肉鸡金属硫蛋白的变化及皮质酮的介导作用. 杨利荣,张敏红,冯京海. 2012

[8]免疫刺激复合物基质为佐剂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肌肉注射免疫效果评价. 熊祺琰,王占伟,甘源,孔猛,冯志新,刘茂军,邵国青. 2011

[9]疥螨副肌球蛋白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安全性分析. 古小彬,郝桂英,谢跃,李波,王淑贤,杨光友. 2012

[10]猪肌肉注射多拉菌素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张继瑜,李剑勇,周绪正,李金善,张梅,徐忠赞,李宏胜,胡俊杰. 2005

[11]穴位注射阿托品和胃复安对家兔胃电图的影响. 李锦宇,王东升,王贵波,罗超应,郑继方. 2010

[12]林可霉素在安格斯牛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陈亮,刘雪松,张蕾,沈思思,兰世捷,李丹,苗艳,冯万宇,黄宝银,史同瑞. 2021

[13]实用养貉技术要点(四)准备配种前期、冬毛生长期的饲养管理. 华树芳. 1988

[14]硫酸头孢喹肟在安格斯牛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刘雪松,陈亮,冯万宇,张蕾,沈思思,兰世捷,李丹,苗艳,黄宝银,史同瑞. 2021

[15]土霉素的药物动力学研究Ⅱ长效剂型与一般剂型在牛体的比较. 夏文江,彼·尼尔森,尼吉尔德—汉森. 1984

[16]大口黑鲈肌肉生长抑制素前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 张宁宁,白俊杰,何小平,郭玉函,叶星,李胜杰,杜晓东. 2009

[17]穴位注射机理探讨. 李新圃,李建勇. 2009

[18]单次肌注亚硒酸钠在仔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赵晶,康世良,李艳华,陈辉. 2003

[19]福建产太子参氨基酸成分分析. 陈体强,吴锦忠,钱爱萍. 2007

[20]基因astE调控微生物抵御丁醇胁迫的生理机制解析. 陈燕,林丽华,汤宏赤,毕德武,庞浩.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