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大豆颗粒全粉加工工艺及品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郁晓敏
作者: 郁晓敏;袁凤杰;汪寿根;傅旭军;杨清华;金杭霞;吴列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鲜食大豆;颗粒全粉;回填;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粮油学报
ISSN: 1003-0174
年卷期: 2020 年 35 卷 012 期
页码: 130-1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鲜食大豆营养丰富、口味尤佳,但由于含水量高、易腐易损,导致其储运成本较高,综合利用价值较低.本研究借鉴甘薯颗粒全粉的回填制备方法,开发出鲜食大豆颗粒全粉的加工工艺,并对获得的颗粒全粉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80目以上的颗粒全粉粉质细腻、复水性好,基本保持了鲜食大豆的口感和风味,已能满足深加工的需要;回填比例在1∶1.5 ~2之间的分散效果较佳,挤压粒径在20 ~40目之间的生产效率较好.相比于新鲜籽粒,颗粒全粉( >80目)的主要营养物质在回填加工过程中损失较小,其中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的差异不显著,而叶绿素也能保留其原有质量分数的60%.鲜食大豆新鲜籽粒作为原料先加工成全粉,再通过深加工制成各式各样的下游产品,能够提升鲜食大豆的经济价值,促进鲜食大豆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分类号: TS214.2
- 相关文献
[1]甘薯颗粒全粉回填法关键工艺研究. 吴列洪,杜震珍,汤惠芬,沈升法,李兵. 2009
[2]紫甘薯颗粒全粉加工专用品种育种品质指标和策略的初步探讨. 沈升法,吴列洪,李兵. 2015
[3]紫薯颗粒全粉研究. 杨磊,胡阿丽. 2017
[4]加热时间对甘薯细胞组织构架的影响. 何伟忠,木泰华,孙红男,于明. 2013
[5]鲜食夏大豆新品种淮鲜豆6号的选育. 徐海风,杨加银,罗伯祥,程保山,齐波. 2017
[6]鲜食大豆良种-沈鲜1号. 王德生. 2005
[7]不同鲜食大豆品种(系)在赤峰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周学超,丁素荣,魏云山,周艳芳,魏学,娜日娜,李峰. 2017
[8]鲜食大豆-西兰花-荷兰豆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技术. 姜永平. 2014
[9]12个鲜食大豆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和遗传距离分析. 姜永平,吴春芳,陈惠. 2007
[10]鲜食大豆徐春1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王幸,王宗标,张祖明,孙石. 2006
[11]鲜食大豆区试高产性、稳产性分析方法的评选. 姜永平,吴春芳,陈惠,徐泉方. 2006
[12]鲜食蚕豆-鲜食大豆-秋豌豆高效种植技术规程. 陈满峰,缪亚梅,汪凯华,王学军. 2015
[13]鲜食夏大豆新品种淮豆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杨加银,徐海斌,徐海风,张复宁. 2008
[14]不同鲜食春大豆品种设施栽培熟期及产量变化特点. 吴春芳,卞晓春,尹淑瑜,夏礼如. 2014
[15]鲜食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王学军,郝德荣,顾国华,汪凯华,缪亚梅. 2008
[16]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高效种植技术. 汪凯华,王学军,陈满峰,缪亚梅,顾春燕,葛红,单志良. 2014
[17]鲜食大豆—西兰花—荷仁豆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技术. 姜永平,唐明霞,袁春新. 2012
[18]鲜食“蚕豆/春玉米-夏(秋)大豆/秋玉米”高效种植技术. 汪凯华,单志良,王学军,陈满峰,缪亚梅,葛红,顾春燕. 2014
[19]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高效种植技术(英文). 葛红,汪凯华,王学军,陈满峰,缪亚梅,顾春燕,单志良. 2016
[20]鲜食大豆农艺性状与鲜荚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陈满峰,张秀梅.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浙鲜86在龙游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作者:夏英;李正泉;傅旭军;袁敏良
关键词:鲜食秋大豆;浙鲜86;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甘薯小象甲田间发生规律试验研究
作者:张富仙;沈升法;邵晓伟;吴列洪
关键词:甘薯小象甲;发生规律;薯块受害率
-
马铃薯鲜食品种浙薯956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沈升法;吴列洪;项超;程林润;张良;卞晓波
关键词:马铃薯;浙薯956;特征特性;栽培
-
模拟干旱胁迫下大豆耐旱突变体的生理和转录组分析
作者:曹颖;竹龙鸣;邓平;陈紫芸;袁凤杰
关键词:大豆;干旱胁迫;PEG;苗期;生理指标;转录组
-
高光效甘薯品种浙薯86的选育、产量与品质特征
作者:沈升法;项超;孟羽莎;李兵;吴列洪
关键词:甘薯;高光效育种;理想株型;高产;淀粉特性;适应性
-
蒸制对甘薯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理化性质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作者:刘步瑜;刘兴泉;张治国;吴列洪;蔡静;杨开;吴卫成
关键词:甘薯;蒸制;可溶性膳食纤维;中性多糖;酸性多糖;模拟消化
-
大豆浙鲜豆2013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作者:郁晓敏;袁凤杰;傅旭军;杨清华;金杭霞
关键词:浙鲜豆 2013;鲜食大豆;特征特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