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矮秆杂交高粱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才卓

作者: 才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螟;丝黑穗病;公顷;中矮秆;品种;产量;杂交高粱;栽培技术要点;经济效益;杂交种

期刊名称: 农村科学实验

ISSN:

年卷期: 1999 年 004 期

页码: 5

摘要: 近几年推广的中矮秆酿造型杂交高粱,一般地块公顷产量达8000公斤以上,因省种、省肥,投入低于玉米,可使公顷纯收益与玉米相近.在较干旱、涝洼、盐碱、瘠薄地上种高粱,经济效益会令人满意.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玉米杂交种(组合)和自交系对三病一虫多抗、兼抗性鉴定评价简报. 姜晶春,窦永红. 1999

[2]玉米丝黑穗病、弯孢叶斑病、玉米螟危害损失及复合经济阈值的研究. 刘金文,丛斌,李茂海. 2005

[3]"辽杂"系列高梁杂交种规范化栽培技术要点. 王德生. 2013

[4]玉米杂交种抗丝黑穗病鉴定. 王燕,石秀清,王建军,赵丽芳,刘惠民,王富荣. 2010

[5]629份国内外玉米种质及杂交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王春明,郭成,周天旺,段灿星. 2019

[6]玉米杂交种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 王春明,郭满库,郭成,周天旺. 2019

[7]我国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丁国祥,熊洪,曾庆曦. 2003

[8]河套灌区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及其高产栽培品种研究. 刘偲琪,何忠萍,包珺玮,樊秀荣,高海燕,张艳,张红萍,代丞,孙秀云,赵晓宇. 2024

[9]天然彩色棉品种棕23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刘海峰,汤寿伍,杜雄明,陈文钢,肖月华,罗城,宋武,曹艳艳,何志刚. 2021

[10]水稻新品种龙粳431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王桂玲. 2024

[11]以覆膜增温为主的综合技术对玉米丝黑穗病控制的初步研究. 赵飞,马罡,胡春雷,马春森. 2011

[12]品种与播期对玉米丝黑穗病及青枯病发病的影响. 李齐霞,李中青,祁丽婷,孙万荣,王敏,王爱平,王召菊. 2014

[13]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抗性评价. 李红,刘金文,赵振伟,晋齐鸣,颜秀娟. 2019

[14]玉米自交系N8924的选育与应用.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马宝新. 2019

[15]玉米自交系N7923选育与应用.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刘海燕. 2020

[16]玉米新品种华纬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张宇,李波,张立国,陈喜昌,朴琳. 2024

[17]水稻新品种吉大粳稻518选育技术报告. 方秀琴,黄凯,李晓,全成哲. 2015

[18]圣稻14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孙公臣,陈峰,李庆开,徐建第,马加清,孙庆海,杨连群. 2011

[19]水稻新品种“吉大898”选育技术报告. 全成哲,金成海,吴涛,陈莫军,王云福,方秀琴,都兴林. 2017

[20]寒地水稻新品种龙粳40选育技术报告. 孙海正,孙淑红,赵凤民,王立楠,薛菁芳,杨丽敏.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