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路分析剖析水稻农艺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向丽媛

作者: 向丽媛;徐凯;苏静;吴超;袁雄;郑兴飞;刁英;胡中立;李兰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GWAS;通路分析;配合力;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9 年 45 卷 09 期

页码: 1319-13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按照NCII遗传交配设计构建测交群体,考察包括产量性状在内的9个农艺性状,对水稻农艺性状表型、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进行通路分析,以期为水稻品种的培育和改良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主穗实粒数与生物调控、千粒重与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主穗长与SNARE相关囊泡运动、主穗一/二次枝梗与依赖DNA的转录、株高与大分子代谢过程、主穗颖花数与花粉识别、有效穗数与水解酶活性、单株实粒重与嘌呤核苷结合等通路相关。为获得优良性状,高配合力,杂种优势可以从某一性状的相关通路进行研究,找到调控该通路的相关基因,以期为改良水稻一般配合力和获得杂种优势提供一定帮助。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籼型杂交水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张雪丽,莫博程,代志军,胡中立,李兰芝,郑兴飞. 2017

[2]籼型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及其衰退特性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曹树青,邓志瑞,翟虎渠,唐运来,韩国标,张荣铣,盛生兰,龚红兵,杨图南. 2002

[3]几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徐兴伟,张利华,王建军,王林友. 2003

[4]杂交水稻叶瘟抗性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张长伟,郑家奎,蒋开锋,朱永川,万先齐. 2000

[5]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周绅炉,盛孝邦,阳和华,徐秋生. 1999

[6]三交水稻的育种研究 Ⅲ.三交中晚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余守武,尹建华,刘宜柏,胡标林,邹国兴,彭志勤. 2005

[7]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王赛勤,郭军. 1996

[8]玉米4类种质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刘祥,李凤艳,彭泽斌,刘新芝,张兴华,韦继兴. 2000

[9]SUWAN种质选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陈泽辉,高翔. 2000

[10]河南烤烟重要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研究. 孙计平,李雪君,吴照辉,孙焕,李旭辉,侯咏. 2013

[11]芝麻配合力分析. 屠礼传,王文泉,梁秀银. 1989

[12]美国先锋玉米杂交种选系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李娟,陈泽辉,王安贵,祝云芳,郭向阳,王达强,赵丽,胡兴. 2014

[13]玉米Tuxpeno种质与我国骨干系间杂种优势的关系.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邬成,李娟. 2011

[14]不同密度条件玉米株系间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研究. 金明华,李继竹,于铁,杨巍,杨伟光. 2009

[15]大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李洪涛,王军,张灿宏,迟铭,王多明,胡冰. 2015

[16]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评估. 凌亮,许晶,刘虹,李素玲,车星星. 2014

[17]玉米自交系YJ7不同密度下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 张振良,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吴嘉点. 2015

[18]芝麻杂种优势与配合力效应关系的研究. 丁法元,蒋居平,张定选,李贵生. 1991

[19]玉米Lancaster种质改良系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 李洋,慈佳宾,董莹,孙贵星,张艳辉,杨伟光. 2015

[20]利用配合力效应划分籼型水稻杂种优势生态型. 邹小云,傅军如,王经良,彭小松,朱昌兰,贺晓鹏,陈小荣,贺浩华,刘宜柏.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