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磺酸乙酯处理对豇豆种子活力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瑜琨

作者: 张瑜琨;杨净;蔺国仓;任向荣;回经涛;唐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豇豆;种子活力;农艺性状;EMS;诱变;育种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18 年 08 期

页码: 64-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豇豆品种"青豇909"为试材,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进行种子诱变处理并进行田间栽培试验,研究了EMS不同处理浓度对豇豆种子活力、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豇豆EMS突变体库的建立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EMS不同处理对种子活力影响明显,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种子活力呈递减趋势;各处理出苗期差异明显,但从全生育期来看,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各处理间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差异明显,第一开花节位总体比对照降低,0.2%的处理最低,单株分枝数0.1%的处理最多;单株结荚数0.5%的处理最多;0.1%的处理荚长最长,单株干荚总质量最大,平均干荚质量0.2%的处理最高。综合考虑,EMS处理浓度为0.1%时,种子活力、出苗率、荚长、荚粗、单株干荚总质量等方面优于其它处理,可作为筛选优质、高产豇豆新品种的EMS处理浓度。

分类号: S643.4

  • 相关文献

[1]EMS对豇豆诱变后代M2种子活力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瑜琨,蔺国仓,杨净,任向荣,卢亭竹,张润龙. 2018

[2]EMS诱变马铃薯脱毒试管苗适宜剂量与效应的研究. 张洪亮,许庆芬,张荣华,徐宁. 2017

[3]离体筛选彩叶凤梨耐羟脯氨酸变异体的研究. 崔克强,王彦尊,史华平,王计平. 2018

[4]EMS诱变对油莎豆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研究. 何嘉欣,罗永坚,周素婷,陈润雯,邹智,赵永国. 2019

[5]EMS对工业大麻汾麻3号种子萌发的影响. 冯旭平,康红梅,赵铭森,高金虎,孟晓康,薛红丽. 2020

[6]EMS诱变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的响应条件分析. 杨秀丽,宁东贤,赵玉坤. 2018

[7]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茎段组织的EMS诱变研究. 董颖苹,连勇,何庆才. 2006

[8]菜豆A18-1 EMS诱变和突变体库的构建. 秦向凯,冯国军,刘大军,刘畅,杨晓旭,闫志山. 2020

[9]EMS诱变技术研究概况及应用进展. 谢玲玲,周火强,弭宝彬,倪向江,陈玲欢. 2020

[10]EMS诱导辣椒“6421”突变体库的构建及矮秆突变体的鉴定与分析(英文). 周书栋,欧立军,刘周斌,马艳青,陈文超,张竹青,戴雄泽,邹学校. 2016

[11]EMS对大豆的诱变效应. 郭玉虹,王培英,张军政. 1994

[12]EMS处理对豇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孙信成,杨友伟,田军,杨连勇,詹远华,柏秀芳,刘峰. 2017

[13]哈茨木霉T_(2-16)发酵产物对豇豆种子细胞膜及细胞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梁志怀,曹福祥,陈玉荣. 2011

[14]木霉代谢产物对豇豆种子活力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梁志怀,罗赫荣,文吉辉. 2004

[15]化学诱变及其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 薛守旺,周洪生,邓迎海,吕宗言. 1998

[16]EMS诱发大豆M_2与M_3代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比较. 吴秀红. 2012

[17]EMS诱变对不同基因型胡麻种子萌发及M3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斌,赵利,侯静静. 2022

[18]EMS诱发大豆不同品种M_2代与M_3代农艺性状变异比较. 吴秀红. 2012

[19]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进展. 李万云,李培夫. 2007

[20]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李培夫.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