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干鱼制品中8种生物胺测定方法的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玉峰

作者: 陈玉峰;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腌干鱼制品;生物胺;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期刊名称: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ISSN: 2095-1833

年卷期: 2014 年 4 卷 04 期

页码: 41-48

摘要: 建立了反相HPLC同时测定色胺、2-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8种生物胺的方法,并对腌干鱼制品中生物胺的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1,7-二氨基庚烷为内标,经丹磺酰氯衍生,C18柱(250 mm×4.6 mm,5μm)分离后,使用荧光检测器检测,荧光激发波长为350 nm,发射波长为520 nm;乙腈-乙酸铵-超纯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采用NaOH及饱和NaHCO3调节衍生体系pH,三氯乙酸(TCA)、高氯酸(HClO4)和盐酸(HCl)作为提取介质对腌干鱼制品中生物胺进行提取。结果显示,8种生物胺在30 min内完全分离,并呈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98 66);精胺的线性范围为0.5~50.0μg/mL,其余7种生物胺为0.5~100.0μg/mL;最低检测限为0.03~0.10μg/mL;仪器精密度较好(RSD≤1.87%);最佳衍生体系pH为11.0;5%TCA提取生物胺效果最为理想;腌干鱼样品中8种生物胺得到有效检测结果,生物胺总量范围为(91.75±3.11)~(986.43±5.42)mg/kg。该方法适合腌干鱼制品等腌制水产品中8种常见生物胺的快速有效检测。

分类号: TS254.7`O657.72

  • 相关文献

[1]腌干鱼贮藏过程生物胺的变化及其货架期研究. 陈玉峰,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林婉玲,胡晓,荣辉. 2016

[2]腌干鱼制品热泵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任中阳,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戚勃,岑剑伟. 2015

[3]添加复合乳酸菌再发酵对腌干鱼肉微生物、亚硝酸盐和亚硝胺的影响. 游刚,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戚勃,陈胜军. 2015

[4]OPA-FMOC柱前衍生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含量. 叶英. 2002

[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0%毒死蜱·土荆芥精油微乳剂中毒死蜱的含量. 刘文静,潘葳. 2011

[6]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制品中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残留量. 蔡颖,韩奕奕,何志军. 2006

[7]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花生白藜芦醇含量. 张磊,孙奎香,孙庆杰,张吉民. 2012

[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荠菜中的维生素C. 吴海燕,张新宇,陈建军,唐明霞,邱卫池,程玉静,袁春新. 2020

[9]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茶叶中19种氨基酸含量. 孔谦,陈栋,陈庄,吴华玲,史敬芳,黄文洁,晏石娟. 2018

[10]福建绿衣枳实生药醇提取物的反相HPLC指纹图谱. 郑诚乐,吴宪志,陈菁瑛,苏海兰,郭志雄,潘东明. 2009

[11]不同产地鸡血藤药材中染料木素及芒柄花素的含量测定. 梁永枢,安冉,刘军民,黄颖喻. 2013

[12]福建3类陈年老茶有机酸组分及含量比较分析. 刘文静,傅建炜,何明燕. 2020

[1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水鱼组织中的氟甲喹残留. 胡琳琳,于慧娟,房文红,周帅. 2011

[14]RP-HPLC测定贯叶连翘中的金丝桃素含量. 崔颖,梁剑平,王学红,王选慧,祝艳华,尚若锋,华兰英,赵晓虹,孙瑶. 2005

[15]龙胆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姜辉,王艳艳,孙佳明,王英平. 2011

[16]反相高效液相色法测定水产品中三聚氰胺. 覃东立,战培荣,陈中祥,孙平. 2009

[17]山东省部分桑树栽培品种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测定. 施新琴,陈传杰,李峰,李智峰,王照红,顾寅钰,李化秀. 2013

[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抗氧化剂TBHQ、BHA与BHT. 周蓉,陈铭学,牟仁祥,许萍. 2012

[1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氧化氯固体消毒剂中DL-酒石酸的含量. 张景艳,张宏,陈化琦,徐继英. 2016

[20]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杨梅果实中的有机酸. 刘文静,潘葳.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