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对赤眼蜂寄生行为的影响及其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练永国
作者: 王素琴;王振营;墨铁路;康总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挥发性信息化合物;赤眼蜂;人造卵;寄生行为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
ISSN: 1005-9261
年卷期: 2007 年 23 卷 01 期
页码: 89-92
收录情况: CSTPCD
摘要: 本文简述了挥发性物质对赤眼蜂寄生行为的调控作用以及其在生防中的应用,并探讨了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对赤眼蜂行为调控的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
分类号: S476.3
- 相关文献
[1]卵液成分改变及卵表涂施引诱剂对玉米螟赤眼蜂产卵发育的影响. 王素琴,白树雄,康总江,王振营. 2009
[2]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对玉米螟赤眼蜂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王素琴,白树雄,康总江,王振营,墨铁路. 2007
[3]双斑截尾寄蝇对草地螟寄生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及饲养技术. 罗礼智,李桂亭. 2007
[4]草地贪夜蛾两种重要卵寄生蜂的鉴别及寄生行为. 王竹红,葛均青,刘紫晶,徐腾,贾启兵,何玉仙,黄建. 2020
[5]管氏肿腿蜂对黄粉甲的寄生行为. 贺凯,徐志强,代平礼. 2006
[6]烟粉虱生物型对浅黄恩蚜小蜂寄主选择及个体发育的影响. 王继红,罗晨,刘同先,张帆,李元喜. 2011
[7]芦苇格姬小蜂的生活习性及寄生行为观察. 刘晨曦,陈红印,王树英,陈长风. 2005
[8]丽蚜小蜂两个品系寄生行为及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的选择性. 张世泽,郭建英,万方浩,张帆. 2005
[9]管侧沟茧蜂寄生行为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金耀,屈振刚. 2007
[10]日本食蚧蚜小蜂的寄生行为观察. 李贤,符悦冠,朱俊洪,吴晓霜,陈俊谕,李磊,韩冬银,牛黎明,张方平. 2019
[11]一种新的淡水等足类——细角鳃虫的寄生行为. 赵飞,陆小萏,邹为民,谢俊刚,李放,黄湛昌,谭爱萍. 2006
[12]浅黄恩蚜小蜂产雌和产雄生殖行为. 王继红,陈庭慧,张帆,刘同先,李元喜. 2012
[13]几种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差异性. 邓金花,顾俊荣,董明辉,杨代凤,刘腾飞. 2012
[14]米蛾蜂卵的寄生容量及繁殖赤眼蜂的蜂卵比例研究. 张英健. 1989
[15]赤眼锋利用研究概况. . 1998
[16]赤眼蜂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选择. 崔万里. 1997
[17]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苗亿,韩业辉,刘洋,兰红宇,王立达,武林琳. 2018
[18]稻螟赤眼蜂诱导滞育条件的优化. 时亚东,田俊策,王国荣,鲁艳辉,郑许松,吕仲贤. 2020
[19]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王立达,武琳琳,刘洋,韩业辉,杨莹,高崇. 2019
[20]释放不同种类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李敦松,罗宝君,赵秀梅,郑旭,袁明,姜晓军,何康来.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偏正结构表示的加工命名实体识别方法
作者:王素琴;王钰珏;石敏;朱登明;李兆歆
关键词: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机械零件加工;多门控制的混合专家网络;领域自适应
-
莱氏绿僵菌Mr006鉴定及对草地贪夜蛾致病力
作者:胡飞;徐婷婷;彭辉;胡本进;苏贤岩;毕思佳;吴振晨;朱克旭;徐丽娜;王振营
关键词:莱氏绿僵菌;鉴定;草地贪夜蛾;致病力;防治效果
-
PDMS系列助剂对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增效作用
作者:胡飞;徐丽娜;胡本进;徐婷婷;毕思佳;吴振晨;吴艳;李桂萍;陈永田;王年安;苏贤岩;王振营
关键词:助剂PDMS;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毒力测定;润湿性能;草地贪夜蛾
-
首次发现一种双斑长跗萤叶甲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
作者:何灿;王振营;张永军;张天涛
关键词: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双斑长跗萤叶甲;形态特征
-
2015-2021年亚洲玉米螟对Cry1Ie杀虫蛋白的敏感性监测
作者:王月琴;静大鹏;刘凯强;王振营;何康来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Cry1Ie杀虫蛋白;地理种群;LC50;抗性监测;敏感性
-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玉米田双斑萤叶甲和瓢虫发生动态
作者:赵秀梅;王立达;郑旭;李青超;王连霞;兰英;刘悦;刘洋;刘颖;王振营
关键词:双斑萤叶甲;异色瓢虫;黄色粘虫板;玉米田;秸秆还田方式
-
Cry类和Vip3Aa类Bt杀虫蛋白对亚洲玉米螟的毒力和增效作用
作者:胡小华;王振营;何康来;解海翠;王月琴
关键词:Bt;Cry;Vip3Aa;亚洲玉米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