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烘储一体化装备对储藏小麦质量安全与品质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娜娜

作者: 张娜娜;张守梅;张银平;刘元义;刁培松;刘开昌;郭玉秋;龚魁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智能烘储设备;小麦储藏;真菌分离鉴定;呕吐毒素检测;品质分析

期刊名称: 食品科技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142-1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研究智能烘储一体设备对小麦储藏期间表面的优势真菌、呕吐毒素积累和储藏加工品质的影响,以传统马路晾晒后袋装仓储方法为对照,分别在小麦收获时、储藏0、30、60、90、120、150、180 d取样,分离表面携带的优势真菌并分析呕吐毒素积累情况,测定水分、千粒重、蛋白质、湿面筋含量、降落值和黏度值等品质指标。从实验各组的小麦表面共分离出617株优势真菌,经鉴定隶属于曲霉属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青霉属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镰孢属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变红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和轮枝镰刀菌(Fusrium verticillioides),交链孢属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采用烘储一体设备烘干储藏能够维持小麦含水量在11.7%~12.8%的安全储藏范围,有效控制表面真菌的生长,储藏180 d呕吐毒素的积累比传统晾晒储藏降低22%,小麦籽粒饱满度高。除降落值差异不显著外,千粒重、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黏度特性显著高于马路晾晒后传统储藏的小麦。采用智能烘储一体化设备烘干储藏小麦比采用传统晾晒储藏方式更能有效地控制表面真菌生长、减少呕吐毒素积累,并维持小麦更好的加工储藏品质。

分类号: TS210.1

  • 相关文献

[1]植物精油对储藏期间小麦污染优势真菌的抑制效果研究. 张守梅,张娜娜,王兴亚,陈利容,郭玉秋,刘开昌,龚魁杰. 2021

[2]近红外光谱分析在农业领域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严衍禄,张录达,陈斌,周学秋,朱大洲,安冬,闵顺耕. 2011

[3]五种李资源品质比较分析. 彭志军,罗福贤,刘涛,李文云,袁启凤,陈如民,罗咏梅,罗琼艳,蔡永强. 2014

[4]南非玉米种质资源的引进及其利用.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李晓煜,李良英,甄占萍,崔四平,贾银锁. 2012

[5]贵州绿茶主要呈味物质含量分析. 周顺珍,赵华富,周国兰,龚雪,郭灿. 2014

[6]辽宁省2005年审定水稻品种米质情况分析及改良对策. 姜秀英,韩勇,刘军,王之旭,张悦,王丽. 2006

[7]金荞麦营养成分分析及饲喂猪试验. 邓蓉,张定红,王安娜,向清华. 2012

[8]贵州不同生态区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籽粒的品质研究. 王春梅,任洪,曹绍书,赵晓燕,王竹,沈建华. 2015

[9]桑叶茶的营养药用功能及品质分析. 杨贵明,王军,徐凤珍,李晓芝,竹海涛,樊志和. 2001

[10]黄精多糖酸奶的研制及其品质分析. 王杰,江润生,王秋艳,刘辉,刘恩岐,巫永华. 2019

[11]白萝卜发酵饮料菌株筛选、鉴定及品质分析. 郑雅燕,杨颖,陆胜民,曹亚裙. 2017

[12]油菜品质分析比对检测及方法. 王宁惠. 2008

[13]南方冬麦区主要小麦品种品质分析初报. 马兆祉,钱存鸣,葛永福,陈志德,盛培英,王肇慈,袁建. 1989

[14]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质检测与分析.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15]南繁气候条件下杂交水稻品质状况分析. 汪莲爱,袁潜华,曹兵,严定平,况坝根. 2007

[16]超强力小麦陕优225及其衍生系的品质分析. 秦中庆,周桂英,高新楼,王美芳,薛英杰,周福群. 2002

[17]新疆“萨帕乐”牌细羊毛客观检验分析(2000年度). 李黎晖,胡昕,萨热木,高维明,秦荣艳,王秀兰,谢晓园. 2001

[18]不同产区宁夏枸杞果实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张波,秦垦,戴国礼,黄婷. 2014

[19]不同季节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比较分析. 李波,黄华林,陈欣,陈海强,马成英,陈维,乔小燕. 2019

[20]不同萎凋时间英红九号和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比较. 黄华林,李波,陈海强,马成英,陈维,乔小燕.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