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菜生长及冻害后光合作用和产量的调控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霓

作者: 马霓;刘丹;张春雷;李俊;李光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冻害;植物生长调节剂;光合作用;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9 年 35 卷 07 期

页码: 1336-13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油菜始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和油菜素内酯(BR),分析其对油菜叶片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2008年1月低温冰冻天气之后,采用优化浓度的ABA和BR处理,测定油菜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角果形态变化规律及产量构成因素。主要结果如下:与对照(CK)相比,喷施76×10?6molL?1ABA和1×10?6molL?1BR能延缓叶片光合速率的下降,冻害后喷施该浓度ABA和BR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LSP)、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与蒸腾速率(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II量子产量(ΦPSII)与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升高,叶绿素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ABA和BR处理还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角果面积增大,BR处理后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及产量都比对照增加,ABA处理可增加角粒数和千粒重,进而提高油菜的产量。总之,76×10?6molL?1ABA和1×10?6molL?1BR能促进油菜生长并有效缓解冻害对油菜的影响。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产量和激素含量的影响. 解备涛,王庆美,张海燕,李爱贤,侯夫云,汪宝卿,董顺旭,张立明. 2016

[2]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三青"莴笋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王力明,张泽锦,雷晓葵,唐丽,李跃建,黄阳. 2021

[3]不同滴施量艾氟迪对棉花光合特性及成铃规律的影响. 李文姗,张俊尧,王家勇,李亚兵,徐文修,徐清华,娄善伟,唐江华. 2023

[4]杂交油菜喷施“九二○”效应研究. 周永尧,张浩英,邬贤梦. 2003

[5]甘蓝型油菜BnMAPK1超量表达及中油821的转录差异表达分析. 王珍,张晓莉,刘淼,姚梦楠,孟晓静,曲存民,卢坤,李加纳,梁颖. 2023

[6]神舟十号搭载甘蓝型油菜种子SP_1代性状调查. 张维,张洁夫,浦惠明,付三雄,高建芹,陈锋,彭琦. 2015

[7]干旱和高温对油菜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黄纯倩,朱晓义,张亮,孙兴超,华玮. 2017

[8]不同稻秸还田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冻害的影响. 薛亚光,魏亚凤,李波,潘宝国,刘建. 2017

[9]春季低温冻害下不同栽培因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马爱平,亢秀丽,靖华,王裕智,刘建华,崔欢虎. 2011

[10]冻害冷害对淮北市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对策. 李琦,王腾蛟,汪芝寿,杨恒仁,孙建平,秦晓光,杨光,张芳,訾秀华,周宗民. 2003

[11]植物生长调节剂S3307和DTA-6对大豆源库碳水化合物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刘春娟,冯乃杰,郑殿峰,宫香伟,孙福东,石英,崔洪秋,张盼盼,赵晶晶. 2016

[12]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益油1号上的应用研究. 廖卫琴,王燕玲,罗绮霞,张莹,王晓殿,肖本燕,钟永先,张瑞茂. 2012

[13]微量元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合对马铃薯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王海泉,朱继强,汪建学,赵献淘. 2005

[14]新型膦酸盐类化合物(DHEAP)对春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倩,周繁,赵威,谭伟明,李炜,来永才,张明才,李召虎,段留生. 2014

[15]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贵州麻疯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清国,刘凡值,龚德勇,王晓敏,张可元,龙英. 2011

[16]植物生长调节剂劲丰对大麦抗倒性与产量的影响. 吴传万,杜小凤,杨文飞,顾大路,文廷刚,钱新民,朱云林,王伟中. 2013

[17]调节剂"葵保"在油葵上的应用效果. 顾大路,赵忠,朱云林,杨文飞,王伟中. 2012

[18]植物生长调节剂Cabrio和Opera对大豆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 张锴,王宇,李凯,王成坤,赵琳,马娜,智海剑,王宗标. 2013

[19]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扣忠,王春云,耿安红,王伟义,崔必波. 2017

[20]不同时期喷施劲丰谷德对水稻茎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朱云林,顾大路,王伟中,杜小凤,杨文飞,孙爱侠.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