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诱导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建厂

作者: 李建厂;李永红;张振兰;郭徐鹏;张耀文;赵鹏涛;赵小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磺酰脲类;除草剂;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8 年 11 期

页码: 1130-11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筛选新型高效化学杂交剂,更好地利用油菜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5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烟嘧磺隆、苄嘧磺隆、酰嘧磺隆、苯磺隆和胺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诱导效果及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胺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没有杀雄效果,烟嘧磺隆、苄嘧磺隆、酰嘧磺隆和苯磺隆均可诱导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其中烟嘧磺隆、苄嘧磺隆对油菜雄性不育诱导效果较差,平均全不育株率仅为30.8%、21.0%,而平均半不育株率和药害株率却高达56.4%、63.4%和18.4%、20.0%,对农艺和产量性状负面影响较大;酰嘧磺隆、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诱导效果较好,在涂茎和喷雾处理下,平均不育株率分别达到96.55%、97.90%,平均全不育株率分别高达88.55%、92.51%,与目前在油茶上应用最广泛的化学杀雄剂SX-1 (对照)比较,农艺和产量性状差异不显著,通过对这2种药剂的制剂类型、助剂及喷施技术进一步优化,可望广泛应用于油菜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丙草胺与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混用对稻苗安全性的影响. 柏连阳,吴秋明,罗宽,谭小平,姚文昌,周小毛. 2003

[2]瑞飞特与磺酰脲类除草剂混用防除稻田杂草技术研究. 李璞. 1999

[3]除草剂造成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雄性不育的初步探讨. 王秀丽,王留明,王家宝,杨静,陈莹,高明伟,赵军胜. 2010

[4]甘蓝型油菜BnPHL12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李兵,刘志全,王璐琳,胡建军,唐铭霞,戴成,王克秀,马朝芝. 2022

[5]甘蓝型油菜新型雄性不育突变体的花器官形态特征. 陆光远,伍晓明,陈碧云,高桂珍,许鲲. 2004

[6]甘蓝型油菜NEA胞质不育高产广适杂交种川油36的选育. 黄驰,蒲晓斌,张锦芳,李浩杰,蒋俊,谷登斌,朱发林,马自超. 2011

[7]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雄性不育材料的无性保持和繁殖. 宋来强,贺兴文,戴兴临,张建模,孙火喜,熊任香. 1993

[8]甘蓝型油菜NCa雄性不育系不育类型及育性遗传. 刘贵华,王汉中,郑元本,王新发,杨庆. 2003

[9]甘蓝与甘蓝型油菜杂交胚挽救技术研究. 杨红丽,徐学忠,胡靖锋,兰梅,张丽琴,和江明,宋爽. 2022

[10]甘蓝型油菜双低不育系黔油2AB的恢保关系测定及遗传研究. 魏忠芬,王通强,黄泽素,代文东. 2000

[11]苯磺隆在成都地区诱导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效果研究. 胡海兵,蒲晓斌,李浩杰,张锦芳,蒋俊,郑本川,牛应泽,蒋梁材. 2015

[12]苯磺隆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吴新杰,荣松柏,江莹芬,费维新,初明光,李强生,梅新全,陈凤祥. 2020

[13]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系选育研究. 刘贵华,蔡明,秦选佑. 1993

[14]甘蓝型油菜抗除草剂恢复系18Z363苯磺隆抗性剂量筛选. 张超,代文东,王军,唐容,黄莎,杨克相,饶勇. 2019

[15]除草剂乙草胺胁迫下油菜品种的耐药生理研究. 丁戈,熊洁,陈伦林,李书宇,宋来强. 2022

[16]油菜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突变体M9的遗传和基因克隆. 胡茂龙,浦惠明,高建芹,龙卫华,戚存扣,张洁夫,陈松. 2012

[17]四川盆地甘蓝型油菜移栽田除草剂配伍筛选试验. 彭慧儒. 2011

[18]耐亚磷酸盐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创建和抗性评价. 钟元,朱天宇,戴成,马朝芝. 2024

[19]不同抗生素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谭小力,戚存扣,张丽丽,孔凡明,陈松,伍娟. 2006

[20]2011~2012年度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新产品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概述. 张宏军,张文君,周欣欣,聂东兴,李香菊,金岩.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