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平原免耕晚直播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俊

作者: 蒲晓斌;张锦芳;李浩杰;汤永禄;牛应泽;蒋梁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川西平原;免耕;晚直播;甘蓝型油菜;高产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1007-7774

年卷期: 2012 年 2 卷 02 期

页码: 13-17

摘要: 川西平原秋季多绵雨,为避开播种期湿害影响,筛选适合川西平原生态区免耕晚直播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以10个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免耕晚直播,稻草覆盖,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川油58’‘、华油杂10号’和‘宁杂11号’产量高,折合单产3000 kg/hm2以上,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生育期短、抗性好、品质优;‘华油杂13号’和‘浙双3号’有高产潜力,单产2775 kg/hm2以上,抗性好、品质优、生育期适中;其他品种较对照减产极显著、综合性状表现较差,抗性较差。‘华油杂10号’、‘宁杂11号’、‘华油杂13号’和‘浙双3号’等长江中下游优异品种可以成功引种并在川西平原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川西平原免耕晚直播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比较研究. 蒋俊,蒲晓斌,张锦芳,李浩杰,汤永禄,牛应泽,蒋梁材. 2013

[2]播期和密度对免耕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马霓,张春雷,李俊,余利平,刘丹,李光明. 2010

[3]耐低温大豆合农60特性及免耕高产种植技术. 盖志佳,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谷维,苗忠文. 2019

[4]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盐油2号”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孙红芹,单忠德,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万林生,朱国永. 2010

[5]适合现代农作方式的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4号”的选育. 许才康,孙华,蒋鹤云. 2008

[6]高产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6号'的选育. 孙华,黄萌,张建栋,陈培峰,许才康. 2014

[7]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湘杂油7号的选育. 宁祖良,黄虎兰,刘翠娥,王长新. 2007

[8]优质两系杂交油菜湘杂油5号的选育. 邬贤梦,宁祖良,邓锡兴,陈卫江,易冬莲,李莓,黄虎兰,丁登杰. 2005

[9]高产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双低杂交种‘向农08’的选育. 蒋美艳,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杨立勇,周熙荣,刘曼. 2014

[10]高产优质甘蓝型核不育杂交种双油杂1号的选育. 朱家成,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赵磊. 2009

[11]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中油杂2号的选育. 李云昌,李英德,徐育松,黄永菊,胡琼. 2002

[12]四川郫县犀浦、合兴两公社小麦样板田用硫銨追肥改作底肥的增产效果. 廖思樟,刘芳秀,刘廷柱. 1964

[13]四川不同生态区水稻高产低耗抗逆稳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Ⅱ 川西平原两熟田杂交中稻高产低耗栽培技术数学模型研究. 谭中和,张景国,吴素芬,金问模. 1987

[14]种植密度对“蜀彩花1号”多彩花生发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爽,侯睿,张小军,张小红,刘行,岳福良,李文均,谢德华,李瑛,张相琼. 2018

[15]川西平原种植制度研究回顾与展望. 黄钢,郑家国,王少华,付书明. 2007

[16]川西平原雨养条件下地膜覆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樊红柱. 2011

[17]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1998~2002年度)工作报告. 孙振誉. 2002

[18]川西平原雨养条件下地膜水稻生物学效应研究. 樊红柱. 2010

[19]密肥水平对川西平原春(播)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黄钢,郑家国. 2003

[20]美国关于免耕和轮作周期对侵蚀影响的研究. 邹桂霞.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