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青方式对秋季绿名茶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应富
作者: 钟应富;李中林;袁林颖;周正科;敬廷桃;尹旭敏;邓敏;刘佳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杀青方式;秋季绿名茶;品质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8 年 21 卷 05 期
页码: 1385-13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通过对秋季不同品种茶鲜叶进行绿茶杀青工艺试验,从杀青叶叶象、成品茶感官品质和内含物3个方面分析了杀青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认为:微波、汽热杀青能很好地保持绿茶色泽和提高茶叶鲜味品质,更适于秋季绿名茶的杀青工艺,锅炒杀青虽然熟粟香更明显,但对于叶质较厚的中、大叶种,不容易杀透、杀匀,而且苦涩味较重。
分类号: TS272.4
- 相关文献
[1]微波技术在针形绿名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袁林颖,钟应富,马强,邬秀宏,张莹,邓敏,杨娟,敬廷桃. 2013
[2]杀青方式对夏季绿茶化学成分及滋味品质的影响. 祁丹丹,戴伟东,谭俊峰,彭群华,张悦,林智. 2016
[3]不同加工工艺对‘福萱’绿茶品质的影响. 王秀萍,游小妹,钟秋生,陈志辉,林郑和,单睿阳,陈常颂. 2018
[4]杀青方式对秋季黄金芽绿茶品质的影响. 叶禹彤,艾仄宜,李荣林,穆兵,田洋,杨亦扬. 2022
[5]基于IRAE-HS-SPME/GC-MS分析杀青方式对绿茶栗香形成的影响. 王华杰,滑金杰,余勤艳,江用文,王近近,杨艳芹,邓余良,袁海波. 2021
[6]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贵芳,陈荣冰. 2008
[7]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黄福平,陈荣冰,梁月荣,陈伟,陆建良,陈常颂,游小妹. 2003
[8]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周强,李生荣,陶军,任勇,杜小英,欧俊梅,雷加容. 2010
[9]贵州茶叶灰分含量分析. 刘晓霞. 2011
[10]高粱DNA导入小麦后代的和面仪曲线变化. 王晓娟,李兴林,倪建福,王亚馥. 2000
[11]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12]首乌散对养殖草鱼品质影响的研究. 欧志明,武平,王广军. 2009
[13]不同水稻茬口及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2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 2011
[14]晚糯稻突变体新品种浙糯36的选育研究. 鲍根良,左晓旭,丰作成,陆文武,张小明,叶胜海,富田桂,小林麻子. 2004
[15]不同纸袋对‘黄金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蔡忠民,李连国,李俊才. 2009
[16]春小麦农麦2号品质及其加工特性分析. 王美丽,王小兵,魏建功,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于美玲,马文星. 2008
[17]MAP贮藏对甜樱桃品质的影响. 郝树池,王岩,吕仁强,郝义,徐凌,韩英群,张铁华. 2007
[18]厌氧/好氧处理对茶叶中GABA含量富集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 沈强,潘科,郑文佳,罗显扬,张建. 2012
[19]6个品种苹果果实贮藏前后品质分析. 和阳,杨巍,王柏松,吕春晶. 2014
[20]机插穴苗数对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钱银飞,张洪程,吴文革,陈烨,李杰,郭振华,张强,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及主要贡献物质
作者:杨娟;袁林颖;王杰;王廷华;吴全;徐泽;钟应富
关键词:针形绿茶;主成分分析;滋味物质贡献度;滋味特性
-
UVC不同处理时间对生鲜羊肚菌贮运品质的影响
作者:曾顺德;曾小峰;颜蜜;刁源;商桑;尹旭敏;高伦江
关键词:生鲜羊肚菌;UVC处理;贮运;品质
-
重庆地区老鹰茶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
作者:李解;戴前莉;杨娟;肖富良;袁林颖;翟秀明;侯渝嘉
关键词:老鹰茶;种质资源;现状;保护利用;对策建议;重庆
-
老鹰茶挥发油研究进展
作者:袁林颖;杨娟;陈善敏
关键词:老鹰茶;挥发油;提取;成分;功效
-
乳酸菌的健康功效及其在发酵茶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善敏;王奕;常睿;罗红玉;袁林颖;杨娟
关键词:乳酸菌;健康功效;夏秋茶;生物转化;发酵茶叶
-
贮藏温度对火棘鲜果采后生理及功效活性成分的影响
作者:陈一龙;商桑;曾顺德;曾小峰;刁源;尹旭敏;高伦江
关键词:贮藏温度;火棘鲜果;采后生理;功效活性;影响
-
柑桔皮果胶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及果胶应用现状
作者:商桑;尹旭敏;曾顺德;曾小峰;高伦江;颜蜜;刁源
关键词:柑桔皮;果胶;提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