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组分对蓝莓组培增殖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力思
作者: 张力思;魏海蓉;艾呈祥;李勃;刘庆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蓝莓;组织培养;培养基组分;增殖效率
期刊名称: 落叶果树
ISSN: 1002-2910
年卷期: 2006 年 38 卷 04 期
页码: 13-14
摘要: 以高灌蓝莓日出(Sunrise)、塞艾罗(Sierra)、乔治亚姆(Georgiagem)和蓝丰(Bluecrop)为试材,进行组培繁殖中培养基组分对增殖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WPM添加玉米素增殖效率略高,添加反玉米素居中,而添加反玉米素核苷相对较低。同时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品种间的差异较大,塞艾罗增殖系数较高,乔治亚姆较低。
分类号: S663.9
- 相关文献
[1]蓝莓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技术. 杨艳敏,陶承光,魏永祥,王兴东,刘成,魏鑫,杨玉春,王莉,张舵. 2012
[2]不同培养基对蓝莓“康威尔”组培增殖生长的影响. 陈泽斌,靳松,夏体渊,华金珠,刘一鸣. 2016
[3]不同蓝莓基因型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苏艳,张艺萍,毕云,瞿素萍,刘仙,王继华. 2013
[4]兔眼蓝莓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涂俊凡,秦仲麒,李先明,杨夫臣,朱红艳,伍涛. 2012
[5]‘灿烂’蓝莓组培与快繁技术. 陶俊锋,李叶芳,宋杰,关文灵. 2014
[6]蓝莓组培苗玻璃化及恢复的研究. 孙阳,魏海蓉,程淑云,刘庆忠,李宪利,刘崇琪. 2008
[7]安徽蓝莓种苗组培扦插繁育技术初探. 徐宏,胡勇,杨普,夏传超,邓永进,胡维胜,于丽娜. 2008
[8]蓝莓离体快速繁殖研究. 王连润,马钧,胡忠荣,李坤明. 2009
[9]引进国外蓝莓品种的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茨韦特科夫·约旦,赵燕丽,王春,董宣,杨帆. 2011
[10]蓝莓茎段离体快繁研究. 赵兴宇,李丽丽,杨洪一. 2015
[11]蓝莓组培育苗的程序. 赵子刚,张冉,李加奎,王玲玲,李勃. 2013
[12]蓝莓组织培养过程中玻璃化现象的防止技术研究. 毕云,苏艳,张艺萍,王继华,瞿素萍,刘仙. 2014
[13]培养基组分对蓝莓组培苗瓶内生根的影响. 王军,董顺文,邓岚,陈昆. 2016
[14]切球种植对唐菖蒲生长发育的影响. 胡青荻,郑坚,马晓华,张旭乐,钱仁卷. 2019
[15]培养基组分及pH值对高丛越橘花粉萌发的影响. 杨夫臣,秦仲麒,李先明,涂俊凡,朱红艳,伍涛. 2015
[16]新疆‘晚丰’巴旦木花粉萌发培养基组分的筛选. 马鑫鑫,张翔飞,曾斌,王建友,王琴,余镇藩. 2020
[17]矾根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张露,李世峰,蒋雪彬,宋杰,解玮佳,瞿素萍. 2019
[18]培养基配方对贝莱斯芽胞杆菌FJAT-45028脂肽产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陈燕萍,陈梅春,蓝江林,郑梅霞,刘波,王阶平. 2021
[19]大丽花花粉活力及离体萌发研究. 段青,蔡晶晶,杜文文,杨楠,王祥宁,贾文杰,马璐琳. 2022
[20]微型月季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组分的优化. 宋杰,许凤,张露,李世峰,解玮佳,李树发,王继华,李绅崇.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青檀叶片饲用营养价值分析与优良无性系筛选
作者:乔谦;程甜甜;燕语;于永畅;武冲;刘庆忠;张林;刘燕
关键词:青檀;木本饲料;营养成分;粗蛋白;氨基酸;饲用价值
-
世界及中国蓝莓产业现状
作者:刘庆忠;崔冬冬;朱东姿
关键词:蓝莓;产业现状;设施栽培;低需冷量;新品种
-
缓释肥施用量对柿树砧木泰富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艾呈祥;宋长艳;王洁;解小锋;沈广宁;宋鲁彬
关键词:泰富;容器苗;缓释肥;生长量
-
南太湖特早葡萄在重庆市的避雨栽培试验初报
作者:韩燕;李秀杰;吴玉森;马玉姣;张涛;李勃
关键词:南太湖特早;引种;绿色高效栽培
-
4个蓝莓新品种抗氧化物质含量比较分析
作者:张进;朱东姿;刘庆忠;吴凡林;宿红艳
关键词:蓝莓;新品种;抗氧化物质
-
花穗整形方式对'巨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作者:赵克义;苏玲;王珊;陈迎春;李勃;王咏梅;唐美玲;杨立英;宫磊
关键词:巨玫瑰;花穗整形;果实品质
-
赤霉素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生长动态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蔡仲慧;李秀杰;王悦;李勃;谢兆森
关键词:赤霉素;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生长发育;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