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胀果甘草内生菌的分离及产甘草酸菌株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文军

作者: 李文军;郑素慧;毛培宏;金湘;常玮;房世杰;娄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草;内生菌;分离;甘草酸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

ISSN: 1004-311X

年卷期: 2008 年 18 卷 05 期

页码: 28-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从甘草植株中分离其内生菌,并从中筛选出1株可以产甘草酸的菌株。方法:用PDA和LB等培养基,通过组织分离法和研磨分离法从甘草的根、茎、叶中分离甘草内生菌,将分离的内生菌发酵培养,其发酵液经薄层层析初筛及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及定量检测来获得产甘草酸的内生菌。结果:分离到237株甘草内生菌,其中129株为细菌,经鉴定属于13个属;108株为真菌,根据其形态特征,确定属于6个属。获得1株产甘草酸的内生菌,产量可达0.22mg/L。结论:甘草内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能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生理活性代谢产物。

分类号: Q93

  • 相关文献

[1]甘草根及根状茎中甘草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研究. 姜晓莉,王保民,李刚,杨粉团,陈喜凤. 2011

[2]氮磷钾互作效应对甘草酸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李明,张清云,蒋齐,王英华,王坤. 2006

[3]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甘草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付雪艳,马玲,张新慧,赵云生,杨小英,蒋齐. 2013

[4]甘草提取物对甘草内生真菌G11的生长及产甘草酸能力的影响. 张敏敏,张运晖,赵瑛. 2018

[5]宁夏人工栽培甘草药用成份含量初步研究. 杨海霞,李明,张青云,蒋齐,王英华,马铃,王坤,温淑红. 2007

[6]甘草种质主要形态性状和化学成分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文斌,魏胜利,罗琳,闫滨滨,侯俊玲,于福来,崔洁,王文全. 2019

[7]基于物质组分分配研究钼对甘草酸积累的影响. 王丹,万春阳,王文全,侯俊玲,彭芳,刘凤波. 2013

[8]甘草生长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研究. 朱建宁,高婷,张源沛,罗昀,周丽娜,李凤霞. 2008

[9]热带旱稻种质内生菌调查与初步评价. 郭志凯,蔡吉苗,黄贵修. 2007

[10]不同消毒剂对苎麻各器官内生菌分离效果的影响. 孙向平,陈梦雅,曾粮斌,严准. 2016

[11]宁夏野生苦豆子中内生菌的分离及拮抗细菌的筛选. 曹鹏,朱永兴,韦革宏. 2010

[12]植物根茎内生优势菌的分离和筛选. 宋荣浩,朱宗源. 1998

[13]天山北坡甜菜内生菌分离鉴定及其动态变化. 史应武,娄恺,李春. 2009

[14]不同品种香蕉内生菌分离及广谱拮抗菌的筛选. 王梦颖,周登博,井涛,胡一凤,高祝芬,谢晴宜,张锡炎,戚春林. 2014

[15]新疆甘草DNA导入大豆性状变异的研究初报. 王文静,任林昌,战勇. 2001

[16]甘草酸的药理作用及其纳米化研究的新进展. 南黎,黄叶娥,刘燕,肖琛闻,季权安,韦强,李科,鲍国连. 2020

[17]甘草中甘草苷、甘草酸及总黄酮的测定及其含量相关性研究. 朱金霞,郑国保,孔德杰,张源沛,聂峰杰. 2014

[18]甘草酸通过HMGB1/TLR4/JNK信号通路抗猪急性腹泻综合症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 冯书风,时洪艳,张记宇,陈建飞,张鑫,张燎原,冯廷帅,景朝阳,季朝阳,石达,冯力. 2022

[19]甘草酸的生物学功能、提取工艺及其在单胃动物中的应用. 孙焕林,张文举,刘艳丰,唐淑珍. 2014

[20]甘草酸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方法建立. 李刚,赵静,何素平,邓艾兴,李召虎,何钟佩,赵环环,王保民.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