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和种植密度对桂糖31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芳

作者: 王伦旺;经艳;黄海荣;吴凯朝;李廷化;余凤良;谭宏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桂糖31号;施肥;种植密度;二因素裂区设计;互作效应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6 年 47 卷 04 期

页码: 564-5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索桂糖31号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为大面积推广种植该品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A)为施肥,设高肥A1(N 379.5 kg/ha、P_2O_5472.5 kg/ha、K_2O 300.0 kg/ha)、中肥A2(N 241.5 kg/ha、P_2O_5270.0 kg/ha、K_2O 135.0 kg/ha)和低肥A3(N 103.5 kg/ha、P_2O_5135.0 kg/ha、K_2O 90.0 kg/ha)3个水平;副处理(B)为种植密度,设低密度B1(7.5万芽/ha)、中低密度B2(9.0万芽/ha)、中密度B3(10.5万芽/ha)、中高密度B4(12.0万芽/ha)和高密度B5(13.5万芽/ha)5个不同密度。测定不同施肥水平与种植密度对桂糖31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施肥对桂糖31号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施肥水平在中肥A2即可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种植密度对桂糖31号产量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以中高密度B4的效果最佳;施肥和种植密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在高肥A1和中高密度B4的栽培模式下桂糖31号最高产。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和单茎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均为影响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实际生产中桂糖31号最适宜的施肥量为N 241.5 kg/ha、P_2O_5270.0 kg/ha、K_2O 135.0 kg/ha,适宜种植密度为9.0万芽/ha。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在河池蔗区种植密度试验. 韦贵剑,梁景文,彭天缘,覃思德,王伦旺. 2016

[2]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棉花产量和早熟性的互作效应. 张冬梅,李维江,唐薇,董合忠,李振怀,罗振,卢合全. 2010

[3]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曲杰,高建强,程亮,庞建新,丁红,张智猛. 2015

[4]杂交棉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互作效应研究. 卢合全,李振怀,董合忠,李维江,唐薇,张冬梅,罗振. 2009

[5]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措施对九单318产量影响. 李营,陈国第,赵虹,沈国繁,王铁成. 2019

[6]吉林省玉米高产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生育生理指标研究——第一报 公顷产量11250kg栽培技术. 吉林省玉米双高栽培技术课题组. 1994

[7]广东省木薯主产区产量差及限制因素分析. 梁海波,黄洁,郁昌的,魏云霞,何时雨,郑永清,陈冬冬,安飞飞,肖鑫辉. 2017

[8]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苦瓜产量的影响. 刘文君,何忠,黄凤婵,方锋学,高忠奎,汤丹峰. 2012

[9]玉米杂交制种高产高效综合措施. 孙亚琴,王满昌. 1993

[10]优化栽培对油菜物质累积和产量的影响. 袁嫚嫚,邬刚,胡润,孙义祥. 2015

[11]密度、播期和施肥对西藏不同青稞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影响. 孙全平,刘国一,唐亚伟,侯亚红,李雪,尼玛扎西. 2016

[12]钙和镁在超高产大豆辽豆14器官中的积累与分布. 肖万欣,张惠君,王海英,谢甫绨,闫晓艳. 2009

[13]热研5号柱花草栽培技术初探. 涂旭川,刘国道,白昌军,张绪元,朱新祥. 2008

[14]重庆紫色甘薯高产优化技术研究初探(英文). 黄世龙,钟巍然,张晓春,王卫强. 2011

[15]强宿根性丰产高糖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的选育. 谭裕模,谭芳,王伦旺,杨荣仲,刘晓静. 2011

[16]甘蔗品种桂糖31号蔗茎密度试验分析. 谭芳,谭裕模,王伦旺,经艳,邓宇驰,黄海荣. 2017

[17]桂糖47号和桂糖31号对机械收获的生理适应性差异. 邓宇驰,吴建明,王伦旺,贤武,黄海荣,李燕娇,王春玲,王宇萍,经艳,罗霆. 2023

[18]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Pigm和Pi2的抗谱差异及与Pi1的互作效应. 戴正元,潘存红,陈夕军,余玲,张晓祥,李育红,肖宁,龚红兵. 2013

[19]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下肥密互作效应的研究. 罗洋,郑金玉,郑洪兵,赵丽娟,李伟堂,刘武仁,付蕾,吕中新. 2009

[20]鸡IGF1R、IGFBP-3基因SNP位点之间互作效应分析. 金崇富,陈长宽,杨智青,时凯,陈应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