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茶树高优新品种的育成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吉春

作者: 郭吉春;杨如兴;叶乃兴;陈志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育种;乌龙茶;绿茶;产量;品质;抗性;适应性

期刊名称: 福建茶叶

ISSN: 1005-2291

年卷期: 2003 年 03 期

页码: 19-21

摘要: 20多年来采用杂交育种法与单株选种法,育成国家级良种黄观音、茗科1号(金观音)、悦茗香、黄奇,省级良种金牡丹、朝阳、早春毫和国家一级优异种质黄玫瑰及待审定品种金玫瑰、紫牡丹。这10个新品种为无性系,特早生、早生种与中生种。杂种优势强,品比、区试产量比亲本或对照种福鼎大白茶增产10%至50%以上。制茶品质优异。乌龙茶香浓郁,花香显,味醇厚甘爽,而且制优率高。黄观音、黄玫瑰具有“通天香”特征;茗科1号、悦茗香、金牡丹、金玫瑰、紫牡丹具有“韵味”特征;黄奇融有黄旦与白奇兰的香味特征;朝阳“品种香”独特。早春毫绿茶色绿芽壮毫显,香高长,“栗香”显,叶浓厚回甘。一芽二叶干样生化成分与乌龙茶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丰富。扦插繁殖力强或较强。种植成活率高,抗性与适应性强或较强。乌龙茶新品种适宜在华南、江南茶区栽培,早春毫适宜在气候条件相似福建中低海拔茶区的山地栽培。十个新品种示范推广以来,已发挥了明显的优质增效作用。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特早生高氨基酸优质绿茶茶树品种黄金茶2号选育研究. 向天颂,刘振,张湘生,赵洋,彭利萍,杨培迪,梁武,彭继光. 2013

[2]金玫瑰等3个茶树新品种在福州的适应性鉴定. 王让剑,杨军,孔祥瑞,郭吉春,钱家强. 2016

[3]不同季节翠玉品种3大茶类生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潘顺顺,赖幸菲,孙伶俐,黎秋华,向丽敏,孙世利. 2017

[4]乌龙茶鲜叶游离氨基酸组成轮廓的模式识别研究. 张应根,宋振硕,陈林,陈键,王丽丽,项丽慧. 2023

[5]金萱品种夏暑茶类的生化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赖幸菲,孙世利,李裕南,庞式,李振声,潘顺顺. 2015

[6]高香型优质乌龙茶新品系瑞香选育简报. 陈荣冰,黄福平,陈常颂,游小妹. 2004

[7]不同机采处理对乌龙茶树冠生长和品质影响试验初报. 陈芝芝,张文锦,朱留刚,陈玉真,杨如兴,余文权. 2017

[8]施肥对乌龙茶产量品质的影响. 林心炯,郭专,周庆惠,张文锦. 1991

[9]夏暑乌龙茶覆盖遮荫效应及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概况. 张文锦,梁月荣,张方舟,陈常颂,张应根,王文建. 2006

[10]覆盖遮荫对乌龙茶产量、品质的影响. 张文锦,梁月荣,张方舟,陈常颂,张应根,陈荣冰,翁伯奇. 2004

[11]提高铁观音产量、品质的施肥技术研究. 张文锦,杨如兴,陈常颂,张应根. 2000

[12]不同用氮量水平对乌龙茶产量、品质的影响. 游小妹,陈常颂,钟秋生,陈志辉,林郑和,张文锦. 2012

[13]乌龙茶覆盖遮荫技术的研究. 翁伯琦,张文锦. 2005

[14]优质早生乌龙茶新品种春兰选育研究. 陈荣冰,张文锦,黄福平,游小妹,陈常颂,张方舟. 2001

[15]高产优质乌龙茶新品系紫龙袍选育. 陈荣冰,黄福平,张方舟,姚信恩,陈常颂,游小妹. 1999

[16]宁夏干旱风沙区设施黄瓜早春茬栽培适应性比较研究. 曲继松,冯海萍,张丽娟,郭文忠,李爱兰,魏爱玲,吕志涛,李晓风,张亚峰. 2011

[17]酒糟有机肥连续施用对湄潭翠芽茶叶生物效应的影响. 胡伟,张萌,芶久兰,魏全全,龚确,周年敏,王艺. 2022

[18]乌龙茶新品种瑞香适应性鉴定. 游小妹,陈志辉,钟秋生,林郑和,陈荣冰,陈常颂. 2013

[19]茶树新品系‘福茗2号’区域试验报告. 游小妹,李鑫磊,陈志辉,孔祥瑞,单睿阳,陈常颂. 2024

[20]茶树新品系'福萱'区域试验报告. 游小妹,陈志辉,林郑和,钟秋生,单睿阳,陈常颂.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