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两熟制农田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稻季CH_4排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岳芳

作者: 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王子臣;朱普平;盛婧;王亚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麦两熟;土壤耕作;CH4排放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0 年 43 卷 16 期

页码: 3357-33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稻麦两熟制农田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季CH4排放的影响,为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对策。【方法】采用裂区设计,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麦季土壤耕作方式(免耕、旋耕和翻耕)和稻季土壤耕作方式(旋耕和翻耕)对水稻生长季CH4排放的影响。【结果】稻麦两熟制农田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下水稻生长季CH4排放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移栽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CH4累积排放量占全生育期排放总量的比例为64.73%—86.84%。水稻生长季CH4排放总量麦季免耕极显著高于麦季旋耕和麦季翻耕,平均增加53%和24%;稻季翻耕较稻季旋耕平均增加CH4排放量10%,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土壤耕作处理稻季CH4排放总量为:麦季免耕+稻季翻耕>麦季免耕+稻季旋耕>麦季翻耕+稻季翻耕>麦季翻耕+稻季旋耕>麦季旋耕+稻季翻耕>麦季旋耕+稻季旋耕,"单位产量的CH4排放量"表现趋势相同。水稻生长期内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和土壤Eh呈极显著负相关,CH4排放总量与0—5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麦季土壤耕作方式和稻季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季CH4排放总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农田采用周年旋耕措施能有效减少水稻生长季CH4的排放。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稻麦两熟制农田稻季温室气体甲烷及养分减排研究. 郑建初,陈留根,张岳芳,郭智,肖敏,刘红江,王子臣. 2012

[2]冬季水分管理和水稻覆膜栽培对川中丘陵地区冬水田CH_4排放的影响. 吕世华,马静,徐华,袁江,董瑜皎. 2016

[3]覆膜滴灌条件下稻田CH_4排放研究. 张于,黄凯,李晓,方秀琴,都兴林. 2016

[4]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 吕世华,马静,徐华,袁江. 2013

[5]有机肥施用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及模拟研究. 纪雄辉,吴家梅,彭华,朱坚. 2013

[6]长江中下游稻区不同水旱轮作模式和氮肥水平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 刘少文,殷敏,褚光,徐春梅,王丹英,章秀福,陈松. 2019

[7]土壤温度和氧化还原特性对冷浸田CH_4排放的影响. 王娟,熊又升,徐祥玉,袁家富,张志毅. 2014

[8]保护性耕作对南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土壤碳库特性的影响. 张岳芳,孙国峰,周炜,胡宇容,王鑫,陈留根,郑建初. 2015

[9]稻麦两熟地区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施肥技术的增产培肥效果. 王振忠,吴敬民,陈留根,朱普平. 2003

[10]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秧育秧技术研究. 池忠志,郑家国,孔祥猛. 2007

[11]稻麦两熟区冬小麦生产力对不同增温情景的响应特征及其作用机制. 张彬,田云录,杨飞,张卫建. 2008

[12]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净增温潜势影响的初步研究. 张岳芳,陈留根,朱普平,张传胜,盛婧. 2012

[13]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稻麦两熟农田稻季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王海候,沈明星,陆长婴,张永春,吴彤东,施林林,周新伟. 2014

[14]稻麦两熟地区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研究 Ⅱ.本田施氮量及分配. 郑家国,张鸿,姜心禄. 1999

[15]江淮地区稻–麦周年产量差及其与资源利用关系. 杜祥备,习敏,孔令聪,吴文革,陈金华,许有尊,周永进. 2021

[16]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孔隙的多重分形特征. 周虎,李保国,吕贻忠,郑金玉,刘武仁. 2010

[17]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梅楠,刘琳,隋鹏祥,张文可,田平,王沣,苏思慧,王美佳,孟广鑫,齐华. 2017

[18]作物格局、土壤耕作和水肥管理对农田杂草发生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赵玉信,杨惠敏. 2015

[19]土壤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及麦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祥菊,周炜,王子臣,盛婧,陈留根. 2016

[20]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黄淮海夏大豆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王幸,邢兴华,徐泽俊,齐玉军,季春梅,吴存祥.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