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流通温度变化对香菇贮藏期间风味物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娅妮

作者: 刘娅妮;王飞宇;李然;高虹;范秀芝;殷朝敏;程世伦;于巍;史德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菇;模拟流通方式;温度;挥发性风味物质;滋味物质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24 期

页码: 222-231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常温、冷链、断链3种流通方式对新鲜香菇贮运前后风味物质的影响,本研究模拟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香菇的贮运过程,采用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chromatography-ion?mobility?spectrometry,GC-IMS)联用仪、电子舌、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氨基酸分析仪分析香菇挥发性成分及呈味物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电子鼻可以实现对不同模拟流通温度条件下香菇香气轮廓的快速区分;GC-IMS共检测出55?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醇类16种、醛类10种、萜烯类8?种、酮类6种、酯类4种和其他化合物11种;电子舌分析结果表明,贮运初期(CK组)、模拟常温运输(NTL组)、模拟冷链运输(CCL组)和模拟断链运输(BCL组)样品在酸味、苦味、涩味、鲜味、丰富性和咸味上存在差异,其中,CCL组具有酸味适中、鲜味突出的优点;NTL组、CCL组和BCL组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90.82、81.83、84.31?mg/g;5’-核苷酸总含量分别为122.99、107.42、118.27?μg/g。综上,CCL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呈味物质与CK组最为相似,说明恒定的低温条件能保证香菇贮运期间较好的风味品质;BCL组由于贮运期间经历了出库、入库和运输等环节的温度波动,在进入货架期前风味物质受到负面影响,其风味品质略低于CCL组。因此,在香菇的采后流通过程中应采用冷链运输方式,避免在贮运环节出现温度波动导致其风味品质劣变。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香菇冷链流通系统提供参考。

分类号: TS219

  • 相关文献

[1]香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陈洪雨,鲍大鹏,康前进,吴莹莹. 2018

[2]不同光质培养下香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姜宁,董浩然,李巧珍,李玉,周峰,李正鹏. 2023

[3]不同出菇温度下香菇各潮次菇产品的品质变化. 张桂香,杨建杰,刘明军,杨琴,王英利. 2020

[4]基于温湿度影响的香菇呼吸速率测定与模型表征. 聂恒威,卢立新,潘嘹,卢莉璟,王清,左进华,高丽朴. 2019

[5]香菇热泵干燥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张国治,聂林林,王安建,魏书信,刘丽娜. 2015

[6]香菇菌株耐热性研究初报. 严培兰,谭琦,王南,龚胜萍. 2000

[7]辽宁东部山区香菇栽培管理技术及要点. 孙丽红,刘俊杰. 2016

[8]不同温度培养对香菇漆酶活性及转录表达的影响. 陈小敏,吴海冰,向泉桔,曾先富,张小平,辜运富. 2019

[9]香菇母种培养基优化研究. 刘明军,包玉政,王晓巍,韩爱民,李通,杨建杰,任爱民. 2024

[10]剁辣椒发酵过程中滋味物质的变化. 罗凤莲,夏延斌,欧阳建勋,王燕,夏晓凤. 2013

[11]茶汤滋味物质滋味表征研究进展. 李琴,冉乾松,刘忠英. 2022

[12]不同热导介质干燥对绿茶品质成分及感官的影响. 王辉,刘亚芹,黄建琴,丁勇,谢明之,桂利权,雷攀登. 2020

[13]儿茶素呈味特性及其感官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张英娜,嵇伟彬,许勇泉,尹军峰. 2017

[14]大球盖菇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质构和滋味特征的动态变化. 陈荣荣,李文,吴迪,毛传福,鲍大鹏,陈万超,张劲松,杨焱. 2022

[15]传统炭烤羊肉特征滋味成分解析. 马建荣,潘腾,王振宇,刘欢,丁武,张德权. 2019

[16]保靖黄金茶1号工夫红茶加工工序对主要滋味物质形成的影响. 余鹏辉,陈盼,黄浩,赵熙,钟妮,刘姝娟,郑红发,龚雨顺. 2020

[17]不同干燥方式对滑子蘑滋味物质的影响. 安朝丽门,钱磊,姜迎迎,王菲,张平平,张业尼. 2022

[18]黟县黑茶渥堆中真菌多样性及品质形成分析. 王辉,周汉琛,刘亚芹,杨霁虹,雷攀登. 2024

[19]响应面法优化蒸青饼茶煎茶方式. 邓杰,何欣,王丹,任燕,袁进红,叶玉龙,陆安霞. 2024

[20]“吴山贡鹅”卤汤中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变化. 杨松,陈敏,张东红,尤逢惠,陈蕾.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