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雄性育性的调查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宝玺

作者: 张宝玺;王立浩;郭家珍;杨桂梅;堵玫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椒;雄性不育系;测交;育性恢复性;花粉数目;平均单果种子数

期刊名称: 中国辣椒

ISSN: 1672-4542

年卷期: 2002 年 04 期

页码: 8-11

摘要: 对辣椒材料Yolo wonder×perennial的F_1代花培加倍的DH群体与甜椒雄性不育系77013A的测交后代进行了育性恢复调查。调查方法是将花粉育性程度分为0~5级,并测定每两朵花的花粉数目和测交株的单株种子数目来表示育性恢复程度。结果表明,118株测交单株中,花粉育性为0的有2株,0~1的有7株,1~2的有9株,2~3的有30株,3~4的有53株,为4的有4株。显微镜检表明,花粉数目为0的植株很少,多数的为每2朵花90~130×10~3粒,最高者达180×10~3粒。不同单株的平均单果种子数目为0~200多粒,最高者达310粒以上。相关分析表明,育性分级与花粉数目的r=0.82,花粉数目与种子数目的r=0.81,育性分级与种子数目的r=0.86。

分类号: S641.3

  • 相关文献

[1]辣椒雄性不育系选育初报. 袁远国,胡明文,李英,杨新城,罗孝明. 2008

[2]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杂交制种技术研究. 刘云,范妍芹,严立斌. 2006

[3]不同类型恢复系对不同胞质六千辛A的育性恢复性研究. 万志兵,洪德林,程保山,郭媛. 2009

[4]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授粉控制系统的研究. 伍林涛,奉斌,韩宏仕,曾章丽,杜才富,张敏琴. 2016

[5]利用野生稻选育测253、测258恢复系及测交组合分子标记检测. 黄娟,梁云涛,陈成斌,蔡中全. 2010

[6]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82-114测交后代主要性状遗传分析. 桃联安,经艳芬,董立华,安汝东,杨李和,周清明,段慧芬,朱建荣. 2011

[7]白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的发现和育性观察. 胡宝成,王毅,赵仁渠,赵成松,陈凤祥,李强生. 1992

[8]甘蓝型油菜品种的细胞质育性类型初探. 胡琼,钱秀珍,伍晓明. 1992

[9]新型甘蓝型油菜核不育材料绵7AB-4-2农艺性状鉴定及分子检测. 汤天泽,袁代斌,蒙大庆,蒲晓斌,张锦芳,蒋梁材. 2008

[10]芦笋超雄株的DNA分子标记辅助筛选. 周劲松,汤泳萍,罗绍春,谢启鑫,张岳平,陈光宇. 2012

[11]甘蓝型油菜(B.napus 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ICMS的选育. 傅寿仲,戚存扣,唐继宏. 1989

[12]选株测交提纯玉米自交系VG187-4. 武忠,苏申有,解晓青,王世荣. 2005

[13]桃红侧耳子实体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 张泽华,高巍,邬向丽,黄晨阳,常明昌,张金霞. 2019

[14]云南地方老品种水稻中恢复基因位点遗传差异分析. 寇姝燕,邹茜,刘慰华,谭亚铃,文建成,金寿林,洪汝科,谭学林,袁平荣. 2012

[15]小麦Q型、AL型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力的比较研究. 田笑明,吴玉珍,穆培源,韩新年,张吉贞. 1998

[16]甜菜新品种中甜—吉甜单粒3号的选育. 拱云生,张永峰,王世发,刘淑莲,王凤,王清发. 2004

[17]大麦雄性不育系“亲270A”的特征特性及利用. 张明生,陈晓静. 2000

[18]萝卜新品种浙萝1号的选育. 韦顺恋,宋敏霞. 1993

[19]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缺绿及恢复的研究初报. 邵明波,白俊霞. 2000

[20]人工诱导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吕秋实,张辉,斯钦巴特尔,贾霄云,高凤云.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