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干辣椒风味品质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创创

作者: 杨创创;何娜;何建文;张正海;于海龙;冯锡刚;吴华茂;张宏霞;白锐琴;李勇;汪丽霞;黄俊轩;曹亚从;王立浩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天津农学院;贵州省蚕业研究所;平凉市农业科学院;甘肃省甘谷县科学技术局生产力促进中心

关键词: GC-MS;甘谷辣椒;挥发性物质;辣椒素类物质

期刊名称: 辣椒杂志

ISSN: 1672-4542

年卷期: 2024 年 22 卷 001 期

页码: 16-21

摘要: 为进一步明确甘谷干辣椒的风味物质和品质特征,对甘谷干辣椒的生产加工和利用提供参考,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甘谷干辣椒的挥发性物质,结果显示在甘谷辣椒中共检测到 87种挥发性物质:醇类24种、醛类16种、萜烯类13种、烷烃类11种、酯类6种、芳香烃类5种、酮类4种、烯烃类3种、萜类2种、有机酸类2种、吡咯类1种.其中,萜烯类物质含量最高,其次是烷烃类和醇类,(+)-香橙烯和柠檬烯是甘谷干辣椒主要的挥发性香气物质.经Beacon辣椒素检测试剂盒检测,发现甘谷干辣椒的辣椒素类物质总含量为512.69 μg/g,斯科维尔指数(SHU)为7 905.66,辣度为52.70度.研究结果表明,甘谷干辣椒挥发性风味物质多样,香气浓郁,辣度适中.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绥阳子弹头干椒风味品质分析. 杨创创,何建文,张正海,于海龙,冯锡刚,吴华茂,曹亚从,王立浩. 2023

[2]不同品种苹果采后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差异分析. 张鹏,陈帅帅,李江阔,徐勇,李博强. 2019

[3]5个柠檬品种果皮挥发性物质差异分析. 王小柯,罗怿,郑乾明,林乾,韩秀梅,李金强,蔡永强,李文云. 2021

[4]GC-MS分析'利王柚'果实黄皮层挥发性物质成分. 李文云,罗怿,王小柯,韩秀梅,郑乾明,林乾,蔡永强,李金强. 2021

[5]广佛手不同成熟期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分析. 钟云,袁显,曾继吾,姜波,蒋侬辉. 2013

[6]发酵菌种对打瓜酒风味的影响. 张超,邓星星,马越,赵晓燕,李武. 2016

[7]野生酵母和商品酵母发酵葡萄酒中挥发性成分差异研究. 刘峻溪,姜凯凯,韩爱芹,李蕊蕊,赵新节,孙玉霞,王世平. 2016

[8]金冠苹果及优系(SGP-1)果实品质与挥发性物质比较分析. 杨文渊,谢红江,陶炼,宦云敏,陈善波,林立金,廖明安. 2022

[9]甘谷辣椒产地环境及产品品质分析与评价. 陈静茹,王晓巍,颉建明,马彦霞,张玉鑫,陶兴林,朱慧霞. 2022

[10]冻干浓缩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杭椒类辣椒中辣椒素类物质的影响. 吕晓菡,杨静,陈建瑛,傅鸿妃,祝彪,聂智星. 2019

[11]不同发光二极管(LED)光质对辣椒(Capsicum annum L.)采后品质的影响. 毛奇,杨有新,范飞军,万红建,周国治,姚祝平,阮美颖,王荣青,叶青静,李志邈,陈双臣,程远. 2021

[12]不同栽培条件下辣椒果实辣椒素含量的分析与QTL定位. 王宁,张正海,王立浩,张宝玺. 2016

[13]辣椒素类物质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张西露,毛亦卉,戴雄泽. 2019

[14]不同灭菌方法对辣椒粉中辣椒素类物质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张英蕾,战妍,李家磊,姚鑫淼,任传英,卢淑雯. 2012

[15]光照影响辣椒素类物质含量的研究进展. 秦恒山,毛鹏鹏,李清明,郑胤建. 2024

[16]辣椒的辣味遗传控制与辣椒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张正海,毛胜利,王立浩,张宝玺. 2014

[17]5类久安古树红茶的挥发性成分测定. 杨春,周雪,郭燕,胡伊然,周顺珍,郑文佳. 2016

[18]一株酵母菌的鉴定及其挥发性物质防病测定. 黄蓉,黄盼,黄瑞荣,李国庆. 2015

[19]不同架式栽培的玫瑰香葡萄成熟期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赵新节,孙玉霞,刘波,王晓,束怀瑞. 2005

[20]微波干燥对野生荠菜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张丽,薛妍君,邓金花,刘臣,俞莉,汝骅,董明辉,郁志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