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区主要经济鱼类开捕规格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龙山

作者: 林龙山;程家骅;凌建忠;张寒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最适开捕规格;经济鱼类;东海区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06 年 13 卷 02 期

页码: 250-2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以Beverton-Holt模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方程估算东海区18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最适开捕年龄。运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估算最适开捕体长。结合鱼类生长的拐点年龄、临界年龄和初届性成熟年龄的体长,以及各鱼种实测最小性成熟体长,确定开捕规格。结果表明,目前东海区产量较高的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建议开捕规格分别应为体长230 mm和170 mm。调整后的开捕规格与旧开捕规格相比,带鱼、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 macracanthus)、灰鲳(Pampus cinereus)、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均有所增大,小黄鱼、银鲳(Pampus argenteus)的开捕规格有所减小,变化较小的有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蓝圆(Decapterus maruadsi)等。建议以这18种主要经济鱼类为指标种类,制定新的法定开捕体长和幼鱼比例检查措施,实现东海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分类号: S937

  • 相关文献

[1]东海区底拖网渔业主要经济鱼类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林龙山,郑元甲,程家骅,刘勇,凌建忠. 2006

[2]黄海南部小黄鱼生长、死亡和最适开捕体长. 张国政,李显森,金显仕,朱建成,戴芳群. 2010

[3]南海北部主要捕捞种类最适开捕规格研究. 陈丕茂. 2004

[4]缺帘鱼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 史东杰,孙向军,孙砚胜,梁拥军,暴丽梅. 2012

[5]贵州省主要经济鱼类种类及开发应用前景. 李正友,李建光,杨兴,周路,罗永成. 2009

[6]苯扎溴铵对长臀鮠的急性毒性试验. 蒋晓红,张竹青,申晓东,张宗慧,关梅. 2011

[7]珠江口浅海8种经济鱼类的食性研究. 余景,赵漫,陈丕茂,张月平. 2016

[8]于桥水库重要经济鱼类肌肉营养价值评定. 姜巨峰,韩现芹,傅志茹,谢刚,李雯文,孟一耕,孙志景. 2011

[9]基于COⅠ基因的西南大西洋部分经济鱼类DNA条形码鉴定. 张馨月,刘岩,张秀梅,高天翔. 2014

[10]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区主要经济鱼类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李辉权. 1996

[11]珠江卷口鱼(Ptychidio jordani)最大持续渔获量的初步研究. 黄毅文,张永健. 1990

[12]水径水库鲮鱼分布规律研究. 朱适贤. 1990

[13]翘嘴红鲌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技术. 赵永锋,戈贤平,潘洪强. 2008

[14]尖吻鲈的人工繁殖及种苗培育. 陈永乐. 1993

[15]北部湾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变动分析及保护对策探讨. 孙典荣,林昭进. 2004

[16]黄河壶口-三门峡段经济鱼类产卵场环境监测与保护. 王绿洲,杨元昊,杨娟宁,李维平,任惠丽. 2011

[17]四川的江河鱼类资源及保护和开发利用刍议. . 1989

[18]长江中上游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征. 陈大庆,刘绍平,段辛斌,熊飞. 2002

[19]兰鳃太阳鱼生物学. 廖国璋. 1990

[20]长江口水域中华鲟幼鱼与6种主要经济鱼类的食性及食物竞争. 庄平,罗刚,张涛,章龙珍,刘健,冯广朋,侯俊利.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