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兴明

作者: 刘兴明;常亚鹏;汪红;赵传燕;杨文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境;大熊猫痕迹点;叠加分析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3-4315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245-2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以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GIS和RS技术,量化分析研究区大熊猫的生境特征。【方法】通过大熊猫痕迹点与研究区地形因子、植被类型、主食竹和河流分布图叠加,得出大熊猫分布区与物理环境因素和生物环境因素的关系.将居民点进行缓冲分析,与大熊猫痕迹点叠加,分析大熊猫与人类活动因素(居民点)的关系。【结果】研究得出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活动范围多在海拔1 600~2 900 m之间,痕迹点在坡度较缓(<5°)和无坡向的区域出现较多,生境中的主要植被类型是针阔叶混交林,该类型占全区域总面积的30.09%,主食竹为缺苞箭竹和青川箭竹. 92.14%的痕迹点落在距水源地700 m以内的范围中,明显回避有干扰的区域,远离居民点(>3 500 m的缓冲区)。【结论】研究结果为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

分类号: S863

  • 相关文献

[1]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来气候变化分析. 刘兴明,常亚鹏,赵传燕,戎战磊,杨文赟. 2021

[2]硬叶兜兰的生境、特征及栽培要点. 班秀芝. 2009

[3]茶树对铅、镉、铜的吸收累积特性研究. 刘声传,罗显扬,赵志清,喻云春,赵华富,魏杰,吕军. 2011

[4]海南龙血树种群生境及自然更新能力调查. 郑道君,李海文,云勇,张浪,张治礼. 2010

[5]短茎萼脊兰生境与特性初步研究. 徐晓薇,林绍生,姚丽娟,曾爱平. 2008

[6]鄂尔多斯地区两种不同林地苔藓植物的分布特性研究. 姚一萍,徐杰,高天云,崔艳,刘建平,骆洪. 2010

[7]套种措施对短葶山麦冬生境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丽梅,陈熹,张守梅. 2008

[8]西藏那曲地区的草地及其生境. 陈全功. 1992

[9]青藏高原火绒草斑块群落空间格局分析. 牟晓明,于应文,王先之,张红梅,徐长林,花立民. 2015

[10]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恢复工程的生态评估. 全为民,冯美,周振兴,吴祖立,唐峰华,王云龙,包小松,沈辉,成伟. 2017

[11]短茎萼脊兰种质特性研究. 林绍生,徐晓薇,周青疆,姚丽娟,曾爱平. 2010

[12]高寒草地植物生态位适宜度与生产力和多样性的关系及其对放牧的响应. 李文龙,张彦宇,李自珍,杜国祯,黄磊. 2007

[13]基于GIS的水土保持植物金发草的适生区与生境分析. 王文国,李锐,王胜华,陈放. 2010

[14]不同针阔叶林分结构对方枝野海棠生长的影响. 林霞,刘洪见,赵雪,张旭乐,黄建,张庆良,李根有. 2009

[15]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调查. 贺奇,冯新华,王新谱,陈红兵,杨锋. 2019

[16]珍稀濒危植物蛛网萼生境调查及其保护建议. 宫莉霞,林韧安,陈旭华,林子琪,胡青荻,陈义增,钱仁卷. 2022

[17]玉米暝赤眼蜂适宜生境的研究和利用::Ⅰ.玉米暝赤眼蜂在不同生境…. 宋彦英. 1997

[18]昆虫迁飞行为的发生与调控. . 1998

[19]苍南唐菖蒲生境调查分析及其保护建议. 胡青荻,郑坚,吴棣飞,张旭乐,马晓华,钱仁卷,项德强. 2019

[20]日本有明海及周边水域刀鲚耳石微化学研究. 刘洪波,姜涛,轩中亚,邱晨,杨健.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