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小麦领域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文昕

作者: 曹文昕;张平治;万映秀;张琪琪;李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近红外技术;应用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6 年 11 期

页码: 10-11

摘要: 阐述了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当前小麦品质育种、生产加工、籽粒和病害识别、抗性鉴定及网络品质监测技术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S512.1`O657.33

  • 相关文献

[1]平阳霉素诱变与NaCl定向筛选对花生后代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亚,乔利仙,武秀玲,胡晓辉,王晶珊,隋炯明. 2015

[2]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掺假羊肉. 张丽华,郝莉花,李顺峰,纵伟. 2015

[3]近红外技术在烟草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 马强,张忠锋,董小卫,李晓,周显升,肖协忠. 2008

[4]近红外技术分析化学诱变对花生脂肪、蛋白质和蔗糖含量的影响. 王秀贞,唐月异,张建成,崔凤高,陈殿绪,迟玉成,王传堂. 2009

[5]小麦新品种京冬23号的选育、特性及应用分析. 田立平,单福华,高新欢,任立平,赵昌平,张风廷. 2014

[6]小麦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郭勇庆,曹志军,李胜利. 2013

[7]磁场对小麦的生物学效应及应用研究进展. 毛伟海. 1997

[8]作物模拟技术在小麦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冯宝艳. 2019

[9]冬小麦新品种京花12号的选育、特性及应用分析. 单福华,田立平,王汉霞,高新欢,任立平,张风廷,赵昌平. 2019

[10]对《小麦分蘖与积温的关系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一文的商榷. 王世耆. 1976

[11]优质弱筋小麦品种黔麦21号的选育与应用. 王伟,隋建枢,陈天青,罗永露,吴文强,何庆才. 2020

[12]国审冬小麦新品种京冬17的选育与应用分析. 单福华,张凤廷,田立平,庞斌双,高新欢. 2012

[13]国审品种京冬22的选育·特性及应用分析. 单福华,田立平,高新欢,任立平,赵昌平,张风廷. 2013

[14]小麦D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及其应用展望. 贾继增,孔秀英,赵光耀,高丽锋. 2013

[15]小麦新品种京冬23号的选育、特性及应用分析(英文). 田立平,单福华,高新欢,任立平,赵昌平,张风廷. 2015

[16]分子标记在小麦抗赤霉病辅助育种中的应用. 余桂红,任丽娟,马鸿翔,周淼平,张旭,陆维忠. 2006

[17]小麦替代玉米在生猪日粮中的应用. 周盟,张乃锋,董晓丽,刁其玉,穆立田,刘哲翔,陈亚军,信先. 2012

[18]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By8的分子检测和应用. 何盛莲,雷振生,吴政卿,赵献林,方保停,杨攀,杨会民,何宁,王美芳,李巍. 2010

[19]国审小麦新品种京花9号的特征特性与应用分析. 单福华,田立平,刘建平,高新欢,任立平,苏世超,赵昌平,张风廷. 2012

[20]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校园网络中的应用. 胡玲玲.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