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量对不同需水型冬小麦产量建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佳

作者: 李佳;张慧;李宗新;钱欣;王良;赵海军;肖蓉;高英波;刘开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灌水量;品种;灌浆特性;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山东农业科学

ISSN: 1001-4942

年卷期: 2023 年 55 卷 012 期

页码: 34-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明确灌水量对不同需水型冬小麦产量建成及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以协同提升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本试验以高肥水冬小麦品种济麦 22 和耐旱冬小麦品种山农 25 为材料,研究不同灌水处理(W0:全生育期不灌水;W1: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水 60 mm;W2: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水60 mm)对不同需水型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不同灌水量与品种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适宜灌水量可显著提高不同需水型冬小麦品种的旗叶净光合速率(Pn)、籽粒灌浆活跃期(P)和平均灌浆速率(V),进而提高产量.济麦 22 在W2 处理下两年平均产量比W0 和W1 处理分别显著提高 32.70%和 9.03%;山农 25 在W1 处理下两年平均产量比W0 处理显著提高23.70%,与W2 处理无显著差异.W1 处理下,济麦 22 和山农 25 两年度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W2 处理显著增加 17.97%和 39.84%.互作效应分析表明,品种和灌水量的交互作用对冬小麦产量建成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综上,灌水量、品种及其互作效应通过增加穗数、延长籽粒灌浆活跃期和提高平均灌浆速率来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优化灌水量与品种匹配可实现冬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协同提升.

分类号: S512.1+10.71

  • 相关文献

[1]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黄彩霞,柴守玺,赵德明,李志贤,常磊,王婷. 2010

[2]优化品种匹配和灌水量提高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李源方,李宗新,张慧,薛艳芳,钱欣,肖蓉,刘仲秋,高英波. 2020

[3]水氮互作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栗丽,洪坚平,王宏庭,谢英荷,张璐. 2012

[4]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参数分析. 赵洪亮,刘恩才,马瑞崑,贾秀领,侯立白. 2006

[5]播期对玉米籽粒灌浆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潘胤霖,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马俊永,张俊鹏,李树宁. 2021

[6]不同灌水量对大兴安岭东麓东北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德健,路战远,程玉臣,李福,王玉芬,郑海春,王瑞,徐润邑,孟德. 2019

[7]不同灌水量对河西绿洲灌区膜下滴灌水稻产量、耗水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连彩云,罗双龙. 2023

[8]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灌水量对河西灌区玉米群体质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连彩云. 2024

[9]不同灌水量对干旱区枸杞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郑国保,张彦红,张源沛,李苗,魏彦宏. 2018

[10]不同灌水量对酿造高粱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王劲松,郭锐,董二伟,丁玉川,韩雄,焦晓燕. 2012

[11]不同灌水量和秸秆还田量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向午燕,董智,冯晨,蔡倩,张哲,郑家明,白伟. 2023

[12]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中定位水氮组合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丽,张凤路,贾秀领,任会芳,董志强,张丽华,邢素丽. 2010

[13]不同栽培方式对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邵千顺,王斐,王克雄,杨琳. 2019

[14]滴灌条件下秸秆覆盖和土壤含水量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白田田,裴新涌,关小康,杨明达,张鹏钰,王静丽,王和洲,王同朝. 2017

[15]新疆冬小麦籽粒灌浆和品质性状对滴灌用水量的响应. 雷钧杰,张永强,陈兴武,张英华,薛丽华. 2017

[16]地下水埋深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灌浆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白芳芳,李平,乔冬梅,齐学斌,郭魏,马灿灿,杜臻杰. 2022

[17]条带种植模式下微喷带对冬小麦产量和耗水特性的影响. 宋鑫玥,刘胜尧,贾宋楠,高震,范凤翠,杜雄,齐浩,张哲. 2021

[18]水分调控对盆栽冬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宋妮,王海艳,孙景生,王军涛. 2007

[19]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 董志强,张丽华,吕丽华,李谦,梁双波,贾秀领. 2015

[20]施氮及控水对黑粒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籽粒灌浆的影响. 王美,赵广才,石书兵,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郭明明,亓振,王雨,刘孝成.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