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玉米种质四路糯的穗行数遗传解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焦付超

作者: 焦付超;李永祥;陈林;刘志斋;石云素;宋燕春;张登峰;黎裕;王天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四路糯;穗行数;QTL;遗传解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4 年 47 卷 07 期

页码: 1256-12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玉米穗行数与产量密切相关,剖析其遗传基础对指导玉米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只有4行籽粒的中国特异地方品种四路糯选系和多穗行数的自交系农531为亲本,采取单粒传法(single seed descend method,SSD)构建正反交F_(2:3)分离群体。在北京昌平和河南新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分离群体家系的穗行数表型鉴定。与此同时,根据玉米基因组数据库上公布的标记信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筛选获得173个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用于群体基因型鉴定及遗传图谱构建。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和复合区间作图法(CIM)进行玉米穗行数QTL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利用SAS软件GLM程序估计主效QTL对分离群体穗行数遗传变异的贡献率。【结果】表型鉴定结果表明,亲本四路糯选系与农531的穗行数平均值分别为4.0行与19.2行,F_(2:3)家系穗行数变化范围为4.0—17.4行。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分别对北京昌平、河南新乡的正交F_(2:3)群体进行穗行数QTL定位,2个环境下共检测到12个穗行数QTL,分布于除第1、7染色体外的其他8条染色体上。等位变异来源分析表明,本研究定位的QTL减效等位变异全部来自少穗行数亲本四路糯选系。共有5个主效QTL在2个环境下均被检测到,其中,位于bin2.04区间内的主效位点qKRN2-1在单环境下最大可解释群体穗行数变异的18.48%,其余4个主效位点及其单环境下解释的最大表型变异分别为qKRN4-2(11.5 8%)、qKRN5-1(13.55%)、qKRN8-2(16.91%)和qKRN9-1(9.66%)。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联合环境条件下共检测到5个穗行数QTL,分布在第2、4、5、8、9染色体上,每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范围为6.13%-10.05%,除位于第5染色体的QTL以外,其余4个位点与完备区间作图法定位到的主效QTL区间一致。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显示,在2个环境下,5个主效QTL可分别解释正交F_(2:3)群体51.5%(北京昌平)和54.0%(河南新乡)的表型变异。还定位到2对穗行数上位性QTL位点,分布于第2,、4、9染色体上,但表型贡献率分别仅为2.90%和1.80%。【结论】穗行数减效等位变异全部来自四路糯选系,鉴定出5个玉米穗行数主效QTL,分别位于bin2.04、bin4.09、bin5.04、bin8.05和bin9.03。表明该四路糯选系可作为重要的穗行数遗传研究材料,而定位到的主效QTL可作为玉米穗行数候选基因图位克隆和玉米遗传基础研究的重要候选区段。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穗行数主效位点qKRN5.04精细定位与遗传效应解析. 白娜,李永祥,焦付超,陈林,李春辉,张登峰,宋燕春,王天宇,黎裕,石云素. 2017

[2]玉米穗行数主效位点qKRN5.04精细定位与遗传效应解析. 白娜,李永祥,焦付超,陈林,李春辉,张登峰,宋燕春,王天宇,黎裕,石云素. 2016

[3]玉米穗行数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 白胜双,彭勃,王超楠. 2016

[4]玉米穗行数相关基因GRMZM2G398848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孙培元. 2016

[5]玉米穗行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焕欣,翁建峰,张晓聪,刘昌林,雍洪军,郝转芳,李新海. 2014

[6]玉米株高主效QTL qPH3.2精细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 刘忠祥,杨梅,殷鹏程,周玉乾,何海军,邱法展. 2018

[7]云南不同来源四路糯玉米waxy和tb1基因分析. 武晓阳,隆文杰,陈丹,周国雁,杜娟,伍少云,蔡青. 2020

[8]云南原始地方种四路糯基因组中的MITE类转座子"124". 武晓阳,杨亚洲,隆文杰,陈丹,周国雁,杜娟,伍少云,蔡青,黄兴奇. 2022

[9]基于多相机成像的玉米果穗考种参数高通量自动提取方法. 宋鹏,张晗,罗斌,侯佩臣,王成. 2018

[10]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其构成因素关系. 王金君,张丽颖. 2004

[11]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遗传解析. 林艳,林旻,陈在杰,顾建强,潘雷博,陈光伟,胡昌泉. 2024

[12]广谱抗稻瘟病水稻保持系赣香B的抗性遗传解析. 陈明亮,熊文涛,沈雨民,熊焕金,罗世友,吴小燕,胡兰香,肖叶青. 2023

[13]陆地棉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相关性及其遗传基础分析. 贾晓昀,贾晓昀,王寒涛,魏恒玲,喻树迅. 2021

[14]高产多抗大豆品种牡豆12亲本追溯及遗传解析. 齐玉鑫,任海祥,王燕平,宗春美,孙晓环,白艳凤,李文,孙国宏. 2022

[15]小麦穗粒数主效QTL-qKnps-4A遗传效应解析. 崔俊鹏,赵慧,张倩倩,宫娜,刘朦朦,张萌娜,侯玉竹,刘成,李林志,周芳婷,吴永振,孙晗,赵春华,崔法. 2019

[16]中国鲤育种的主要方法、遗传解析及展望. 董在杰,罗明坤. 2023

[17]小麦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抗旱相关生理性状的遗传解析. 李龙,彭智,毛新国,王景一,昌小平,柳玉平,景蕊莲. 2018

[18]家蚕产卵数的遗传及育种学研究——Ⅰ.产卵数的遗传解析及育种学意义. 徐卫华,吴玉澄,刘世安,张志芳,吴佩兰. 1989

[19]田间条件下控制玉米开花前后根系性状的QTL定位. 蔡红光,刘建超,米国华,袁力行,陈晓辉,陈范骏,张福锁. 2011

[20]干旱和灌溉两种处理条件下玉米株高、产量的QTL分析. 姜丽丽,樊明寿,郭九峰.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