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栽培对枇杷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佳佳
作者: 马佳佳;隋思瑶;王毓宁;陆皓茜;李志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玉枇杷;设施栽培;露地栽培,采后生理;耐贮性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9 年 47 卷 016 期
页码: 203-2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苏州“白玉”枇杷为试验材料,在常温(22±1)℃和低温(6±1)℃贮藏条件下,分析设施和露地2种栽培条件对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的影响.结果 表明,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设施栽培的果实外观色泽和硬度变化明显(P<0.05)滞后于露地栽培,呼吸速率和可滴定酸的损失率高于露地栽培,设施栽培的果实脂氧合酶(LO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明显,膜脂过氧化程度高于露地栽培.低温贮藏过程中2种栽培模式的枇杷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差异明显缩小.以上结果说明贮藏温度对2种栽培模式的枇杷表现影响不同,常温贮藏设施栽培的枇杷果实外观和质地特性优于露地栽培,风味品质和耐贮性差于露地栽培,低温贮藏对栽培模式的枇杷果实之间的差异影响较小.
分类号: TS255.3
- 相关文献
[1]低O_2高CO_2对常温贮藏白玉枇杷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马佳佳,隋思瑶,丁青青,季晓雨,王毓宁. 2018
[2]自发气调包装对白玉枇杷保鲜效果的影响. 隋思瑶,马佳佳,王毓宁,徐晨瑜,商金山,李家政. 2019
[3]1-MCP处理对早晚熟枇杷鲜果采后生理效应的影响. 马佳佳,隋思瑶,黄桂丽,李志强,王毓宁. 2019
[4]苏中地区白玉枇杷高产栽培技术. 柯裴蓓,陈燕,谷青青,郭聪,王莹,李玉娟. 2024
[5]1-MCP处理对“白玉”枇杷贮藏效果的影响. 乔勇进,王海宏,方强,张绍铃,徐芹,顾海峰. 2007
[6]壳聚糖处理对枇杷贮藏效果的影响. 王海宏,乔勇进,方强,张绍铃,徐芹. 2007
[7]气调贮藏对白玉枇杷保鲜效果的影响. 乔勇进,王海宏,方强,张绍铃,徐芹. 2007
[8]葡萄贮藏生理研究进展. 李桂芬,刘延松. 2000
[9]卡拉卡拉红肉脐橙的耐贮性研究. 林晓姿,蔡子坚,李维新,温寿星,何志刚. 2006
[10]火龙果采后贮藏品质变化及活性氧代谢规律. 张绿萍,金吉林,邓仁菊. 2012
[11]龙眼果实采收成熟度与耐贮性关系研究. 韩冬梅,吴振先,李建光,潘学文,李荣,陈子健. 2008
[12]不同钾氮配比对荔枝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及其耐贮性的影响. 杨苞梅,李国良,杨少海,何兆桓,周昌敏,姚丽贤. 2015
[13]不同氮磷钾配施对瓯柑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郭秀珠,符建荣,黄品湖,刘洪见,陈巍. 2009
[14]‘凯特’杧果栽培中果实套袋对其采后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 郑小林,张佳佳,励建荣. 2011
[15]自然老化对高油酸花生产量性状的影响. 王传堂,张青云,唐月异,王秀贞,吴琪,孙全喜,李军,刘峰,王豪. 2016
[16]叶面营养对杨梅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各指标的相关性. 徐云焕,梁森苗,郑锡良,任海英,戚行江. 2016
[17]日光温室硬果番茄长季节栽培品比试验. 崔静英,谢华,王学梅,利继东,于蓉,王宏. 2010
[18]BTH处理对菜心耐贮性的影响研究. 王光,张鲁斌,张法梅,朱世江. 2009
[19]利用反义技术和RNA干扰技术改良番茄品质特性的研究. 刘仲齐,王宁宁,白艳玲. 2006
[20]番茄果实耐贮性的遗传分析. 张要武,薛俊,金凤媚,刘仲齐.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纳米抗体的可再生免疫亲和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
作者:李志强;黄雅涓;张文;张奇;李培武;唐晓倩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纳米抗体;可再生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玉米
-
鲜食葡萄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邵千朔;黄桂丽;梁慧敏;孙灵湘;全鑫瑶;李昊聪;马佳佳;隋思瑶;王毓宁
关键词:鲜食葡萄;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基于昆虫行为学的灰飞虱防治策略研究
作者:邵凌云;于凤泉;李志强
关键词:昆虫行为学;灰飞虱;防治策略
-
园林土壤中氯氰菊酯残留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作者:罗红雨;陆皓茜;施林林;周锋杰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园林土壤;氯氰菊酯;不确定度;分析
-
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来源、污染状况与检测分析
作者:许乃霞;陆皓茜;刘腾飞;施林林
关键词:多环芳烃;食品;来源;污染状况;检测分析
-
北方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效益分析初报
作者:马亮;李志强;韩雷;董立强;杨铁鑫;赵旭;吴朝晖;马晓慧;孙富余
关键词:稻渔综合种养;产投比;综合效益
-
辽宁省稻水象甲若干生物学特性变异观察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于凤泉;邵凌云;李志强;赵旭;田春晖
关键词:稻水象甲;生物学特性变异;种群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