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苯丙氨酸的需要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明

作者: 蒋明;武文一;文华;刘伟;吴凡;田娟;杨长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苯丙氨酸;需要量;生长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6 年 23 卷 05 期

页码: 1173-11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分别用含6种水平(质量比分别为0.78%、0.95%、1.09%、1.34%、1.51%和1.72%)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的等氮等能(粗蛋白30.10%,总能17.73 MJ/kg)饲料,在池塘网箱中(实验期间水温为24~32℃)饲喂初始体重为(52.70±1.80)g的吉富罗非鱼60 d,考察饲料Phe对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饲料系数、体成分、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及前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获得吉富罗非鱼对饲料苯丙氨酸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Phe水平的升高,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全鱼粗脂肪和全鱼灰分含量显著上升(P<0.05),肌肉灰分含量显著下降(P<0.05)。饲料中Phe对全鱼水分和粗蛋白质、肌肉水分、肌肉粗蛋白质和肌肉粗脂肪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各实验组的肌肉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Phe显著影响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葡萄糖的含量(P<0.05),对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Phe显著影响肠蛋白酶、肠脂肪酶和肠Na~+-K~+-ATP酶活性(P<0.05),而对肠淀粉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以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可知,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Phe需要量为1.17%~1.21%,占饲料蛋白质的3.89%~4.02%。本研究结果为合理配制吉富罗非鱼配合饲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S965.125

  • 相关文献

[1]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_2的需要量. 蒋明,任春,文华,吴凡,杨长庚,刘伟,田娟,周梦馨. 2017

[2]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_1的需要量. 任春,文华,黄凤,蒋明,吴凡. 2015

[3]吉富罗非鱼对饲料精氨酸的需要量. 武文一,蒋明,刘伟,吴凡,田娟,杨长庚,文华. 2016

[4]维生素D添加水平对养成中期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喻丽娟,文华,周书华,田娟,蒋明,吴凡,刘伟,杨长庚,陆星. 2018

[5]饲料中有效磷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白富瑾,罗莉,陈任孝,陈拥军,罗浩,李玉,李云,文华. 2015

[6]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泛酸的需要量. 黄凤,蒋明,文华,吴凡,刘伟,田娟,杨长庚. 2014

[7]吉富罗非鱼成鱼胆碱的最适需要量. 邵辉,文华,刘伟,蒋明,吴凡,田娟,黄凤. 2013

[8]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亚油酸的需要量. 田娟,涂玮,文华,蒋明,吴凡,刘伟,杨长庚,黄凤. 2016

[9]吉富罗非鱼成鱼对烟酸的需要量. 黄凤,文华,吴凡,蒋明,刘伟,田娟,邵辉. 2013

[10]吉富罗非鱼成鱼对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 蒋明,姚鹰飞,文华,吴凡,刘伟,田娟,杨长庚. 2013

[11]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_6的需要量. 吴凡,任春,文华,蒋明,刘伟,田娟,杨长庚,喻丽娟,陆星. 2018

[12]吉富罗非鱼和泰奥罗非鱼生长对比试验. 史东杰,暴丽梅,孙向军,梁拥军,张欣. 2012

[13]饲料糖脂比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血液指标和肝脏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杨丽萍,郑文佳,秦超彬,高风英,谢帝芝,闫潇,朱华平,卢迈新,聂国兴. 2016

[14]饲料中添加刺五加超微粉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脂肪沉积以及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 李鸣霄,李红霞,强俊,徐跑,包景文,陈德举,陶易凡,朱昊俊. 2019

[15]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王裕玉,徐跑,聂志娟,华忠,李全杰,邵乃麟,徐钢春. 2019

[16]水温、饲料蛋白及其互作效应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与血清能源物质的影响. 强俊,杨弘,王辉,徐跑,何杰. 2013

[17]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吉富罗非鱼肝脏生长及抗氧化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周婷婷,曹俊明,黄燕华,王国霞,赵红霞,孙智武,刘群芳,刘小玲. 2012

[18]嗜酸乳酸菌对吉富罗非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刘小玲,曹俊明,邝哲师,王国霞,吴春玉,付晶晶,莫文艳,黄燕华. 2013

[19]壳寡糖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孙立威,文华,蒋明,吴凡,刘伟,田娟,仲维玮,张明明. 2011

[20]温度、盐度及其互作效应对吉富罗非鱼血清IGF-I与生长的影响. 强俊,杨弘,王辉,徐跑,何杰.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