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4种玉米基因型的农杆菌转化方法的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业红

作者: 梁业红;叶兴国;张世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玉米;基因型;遗传转化;瞬间表达;抗性愈伤组织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7 年 33 卷 05 期

页码: 771-7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改良的农杆菌培养液、侵染液、共培养培养基和筛选培养基等技术体系,对4个玉米基因型Hi-Ⅱ、H99、国内2个优良自交系R18-599和齐319的新鲜幼胚、预培养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进行了农杆菌转化研究,并比较了不同共培养方式对农杆菌侵染不同玉米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Hi-Ⅱ新鲜幼胚在固体培养基上共培养和滤纸上共培养后GUS基因瞬间表达率分别为83.7%和4.4%,前法优于后法;Hi-Ⅱ新鲜幼胚、预培养3 d的幼胚愈伤组织经农杆菌侵染后GUS基因瞬间表达率分别为83.7%和12.1%,新鲜幼胚比预培养的幼胚愈伤组织更适合于农杆菌转化。用上述优化的条件对另外3个不同基因型的2种不同外植体H99、齐319(新鲜幼胚)和R18-599(胚性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共培养3 d后的GUS基因瞬间表达率分别为65.2%、52.6%和58%,表明该转化体系适合于上述4种基因型的幼胚和胚性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此外农杆菌侵染Hi-Ⅱ新鲜幼胚后经在含巴龙霉素25-100 mg L-1培养基上3轮选择后,抗性愈伤组织获得率为2.4%,近似反映了本研究的遗传转化率。其他3个基因型的抗性愈伤也正在筛选中。结果初步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可能对4种基因型均适用。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植物源内含子对GUS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 邹智,吴刚,肖玲,武玉花,聂淑晶,肖娜,卢长明. 2008

[2]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遗传转化体系. 李金红,付莉,关晓溪,霍岩,陶承光,史振声. 2018

[3]根癌农杆菌介导GUS基因转化玉米芽尖生长点的研究. 邢小龙,常纪苹,付忠军,胡德升,杨慧丽. 2016

[4]小麦基因型对根癌农杆菌菌株敏感性研究. 张彬,赵明,贾栋,高志强,马建军. 2006

[5]外源类甜蛋白基因在马铃薯中的表达. 岳东霞,金红,周良炎,S.Muthukrishnan. 2000

[6]根癌土壤杆菌介导棒形青霉的遗传转化. 孙成龙,刘永翔,任锡毅,王玉臣,刘作易. 2015

[7]根癌农杆菌介导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的遗传转化. 王海,谭玉梅,刘永翔,王阶平,刘作易. 2012

[8]过敏反应促进蛋白基因hrap转马铃薯的研究. 黄先群,蒋敏华,陈坚,朱振宇,李丽,林忠平. 2010

[9]昆虫病原真菌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张蕾,宋婷婷. 2017

[10]转hrap基因马铃薯获得晚疫病抗性研究. 黄先群,蒋敏华,陈坚,朱振宇,李丽,林忠平. 2011

[11]农杆菌介导籼稻优良恢复系bar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 饶志明,黄英金,肖晗,刘宜柏,孙宗修. 2003

[12]农杆菌介导籼稻Xa21基因的转化及其遗传研究. 饶志明,黄英金,肖晗,潘晓云,廖军铖,刘宜柏,孙宗修. 2003

[13]农杆菌介导的菜心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张国裕,王岩,程智慧,王晓武. 2006

[14]根癌农杆菌介导AtNHX1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 王强龙,王锁民,张金林,包爱科,陈托兄,楼洁琼,陆妮. 2006

[15]过表达FaSAMDC基因提高黑麦草属植物的抗旱性和耐热性. 曾庆飞,韦鑫,蔡一鸣,舒健虹,吴佳海,王小利. 2017

[16]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哈茨木霉菌遗传转化的研究. 蒋细良,田云龙,郭萍,朱昌雄. 2008

[17]农杆菌介导的大豆成熟胚芽尖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杨海英,朱丹华,胡小丽,杨清华,袁凤杰,董德坤. 2011

[18]高效抗虫基因PinⅡ转化水稻的研究. 丁玉梅,曾黎琼,程在全,黄兴奇. 2003

[19]一种马铃薯高效无标记转基因技术的建立. 白云凤,张维锋,白冬梅,王国英,王茅雁. 2007

[20]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高效水稻遗传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黄红梅,杨永智,张治国,宛淑艳,郭蔼光,吴金霞,路铁刚.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