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世鸣
作者: 苏世鸣;曾希柏;白玲玉;李莲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砷;真菌;生物累积;生物挥发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0 年 21 卷 12 期
页码: 3266-32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真菌修复砷污染土壤和水体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环境中存在的砷虽然不能像有机污染物那样被微生物降解,但可以通过微生物对砷的氧化/还原、吸附/解吸、甲基化/去甲基化、沉淀/溶解等作用影响其生物有效性,从而达到降低环境中的砷毒害、修复砷污染环境的目的.本文阐述了微生物对砷的作用机理,综述了真菌对砷累积与挥发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其在修复砷污染土壤方面的可行性,旨在为利用真菌来修复砷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X172
- 相关文献
[1]砷在水生生物中的生物累积、转化及在其他生物体内的代谢毒理学研究进展. 冉茂霞,吴迪,史永富,顾润润,黄冬梅,席寅峰,汤云瑜,叶洪丽,张璇,方长玲. 2024
[2]高耐砷真菌的分离及其耐砷能力. 曾希柏,蒋细良,白玲玉,李莲芳,张燕荣. 2010
[3]水产饲料中镉的存在形态及其在养殖动物体内累积状况的研究. 林建云,陈维芬,陈涵贞,陈人弼. 2008
[4]甬台温高速公路绿化林带内不同距离多树种枝叶重金属含量分析. 李效文,夏海涛,魏红旭,魏馨,王金旺,卢翔,陈秋夏. 2015
[5]贝类对重金属的吸收转运与累积规律研究进展. 励建荣,李学鹏,王丽,段青源. 2007
[6]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在五里湖中的重金属富集. 杨健,王慧,朱宏宇,贡小清,虞锐鹏. 2005
[7]微囊藻毒素对青菜生长的影响及其在生物体内的累积. 靳红梅,江君,常志州. 2013
[8]累积性环境污染因子在海洋贝类体内的生物累积研究进展. 沈新强,李磊. 2011
[9]微囊藻毒素对陆生植物的污染途径及累积研究进展. 靳红梅,常志州. 2013
[10]珠三角河网表层水及水产品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李海燕,赖子尼,曾艳艺,杨婉玲,王超,麦永湛. 2017
[11]土壤砷有效性及其在柑桔中累积特征研究. 张焱,王成秋,代征科,Thomas Tian,杨剑虹. 2011
[12]动物饲料中砷、铜和锌调查及分析. 姚丽贤,黄连喜,蒋宗勇,何兆桓,周昌敏,李国良. 2013
[13]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农产品中的砷和硒. 马小宁,罗瑞峰. 2007
[14]鲜海带中砷的测定. 姜桥,路子强,周德庆,张永翠,孟宪军. 2006
[15]饲料中总砷测定方法的改进. 陈涵贞,陈人弼. 1998
[16]水浴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砷. 王成,张红艳,肖英,田新玲,帕尔哈提. 2006
[17]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小麦粉中的砷. 赵丽琴,王恒根. 2008
[18]贵阳市郊菜地及蔬菜的砷、镉含量分析. 肖厚军,何佳芳,芶久兰. 2012
[19]应用AFS―2201型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联合测定饲料中的砷和汞. 聂燕,李缙扬. 1997
[20]碱熔—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泥炭中砷的含量. 蔡顺香,何盈,林诚,颜明娟.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海泡石改性纳米零价铁对Cd的吸附效果及其机制
作者:梅哈古丽·艾尼瓦尔;张拓;殷宪强;张楠;彭礼枚;李洪斌;曾希柏
关键词:海泡石;纳米零价铁;镉;吸附机制
-
基于农田氮磷平衡的红壤区农田环境友好型种植制度评价
作者:洪曦;宫殿林;曾希柏;罗尊长;郑超;汤春纯;李荣;吴培金;李俊;邓龙英
关键词:生态经济效益;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环境友好;种植制度;综合评价
-
秸秆还田影响农田土壤健康研究进展
作者:张子怡;张洋;文炯;彭芝;苏世鸣;王亚男;张楠;吴翠霞;周丽;解学仕;曾希柏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健康;调控;影响因素
-
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杨忠兰;翟凡;温莉;颜蒙蒙;肖嬴;张永浩;姚锋先;曾希柏
关键词:硒生物有效性;土壤-植物系统;硒转运;赣南脐橙;硒形态
-
客土比例对土壤及油菜砷有效性的影响
作者:王旭东;文炯;彭芝;张楠;苏世鸣;李宇翔;彭礼枚;李洪斌;曾希柏
关键词:客土比例;有效砷;油菜;土壤理化性质;吸收砷
-
不同黄腐酸结构组成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作者:朱启明;王亚男;郑重;曾希柏;许立阳;张洋;李雨欣
关键词:黄腐酸;结构组成;小麦种子发芽;小麦苗期生长
-
不同母质发育红壤酸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作者:龙泽东;孙梅;曾希柏;黄晶;唐海明;石丽红;罗尊长;孙耿
关键词:花岗岩风化物;第四纪红土;红壤;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