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杂交大豆'皖杂豆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大刚
作者: 王大刚;黄志平;胡国玉;吴倩;李杰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大豆;皖杂豆5号;高产;选育;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687-6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大豆杂种优势是提高中国大豆单产的主要途径之一。而选育高产大豆杂交新品种对中国大豆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皖杂豆5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W1101A’,恢复系为‘MR1312’。2017-2018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98.70 kg/hm~2,较对照‘中黄13’平均增产8.49%。2019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460.75 kg/hm~2,较对照‘中黄13’增产6.06%。202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豆20200009。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等地区作夏大豆种植。大豆新品种‘皖杂豆5号’的选育和推广对中国大豆单产的增加、国产大豆的振兴和豆农的增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杂交大豆根系形态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张伟,邱强,赵婧,王曙明,张伟龙,闫晓艳,赵丽梅,张鸣浩,张春宝. 2014
[2]杂交大豆生殖生长期冠层生理及产量构成特征. 张伟,赵婧,邱强,王曙明,张春宝,闫晓艳,赵丽梅,张鸣浩,张伟龙,樊慧梅. 2013
[3]大豆新品种徐豆16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王幸,王宗标,徐泽俊. 2011
[4]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盐油2号”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孙红芹,单忠德,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万林生,朱国永. 2010
[5]新高粱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王兆木,贾东海,冯国郡,涂振东,叶凯. 2008
[6]特早熟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辽棉34选育及栽培技术. 刘艳珍,曹桂艳,单莹,沈丹,王巍,闫敏,王子胜. 2017
[7]高产夏大豆新品种苏豆1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崔晓艳,顾和平,陈华涛,张红梅,刘晓庆,陈新. 2021
[8]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晋太992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立生,温辉芹,李生海,程天灵. 2009
[9]高产抗SCN大豆新品种嫩丰20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芳,王守义,王淑荣,袁明,韩冬伟,李晓明. 2009
[10]高产矮秆抗倒广适小麦新品种中麦895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何中虎,阎俊,张勇. 2013
[11]油用向日葵新葵8号品种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柳延涛,刘胜利,李万云,王鹏,陈寅初,赵刚. 2015
[12]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晋太18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立生,温辉芹,程天灵,李雪,朱玫,李生海. 2013
[13]高产香型粳稻新品种玉粳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普双有,李贵勇,沈祥宏,李泉清,钱荣青,施立安,张玉荣,封军华. 2014
[14]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稻广两优5号的选育及应用. 刘凯,徐得泽,杨国才,陈志军,周雷,李三和,胡刚,闸雯俊,游艾青. 2013
[15]极早熟玉米新品种龙疆1号的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祁永红,李春秋,王福兴,代瑞平,刘玉红,王巍,张博坤,陈奇,谢光. 2007
[16]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新大豆7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彭琳,季良. 2007
[17]极早熟玉米品种春早单1号的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梁素明,苏书文,王爱萍,郭新林,董琦. 2008
[18]新90-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秀和,李建广,张国新,甄翠荣. 2007
[19]高产优质广适糜子(糯性)新品种雁黍11号的选育及栽培. 李海,杨如达,梁海燕. 2016
[20]三系杂交稻新组合瑜香优191的选育. 虢婷婷,杜洁莹,徐叔云,王佳,阳研,王艳红,魏中伟,周静.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安徽省不同生态环境下夏大豆新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间的关系
作者:胡国玉;杨勇;王雅楠;李杰坤;王大刚;吴倩;王维虎;黄志平
关键词:安徽;大豆;新品种;产量;农艺性状;相关性
-
大豆花叶病毒抗性基因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作者:王大刚;黄志平;杨勇;李杰坤;吴倩
关键词:大豆;病毒;抗性;分子标记;基因
-
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杜祥备;陈小飞;金文俊;孔令聪;李杰坤;王路路;赵冬;沈维良;钱振亚;黄志平
关键词: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2016-2021年黄淮南部区试大豆品系(种)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作者:王大刚;杨勇;胡国玉;黄志平
关键词:大豆;黄淮南部;品系;产量;区试;性状
-
杀雄剂CH1对冬小麦雄性不育的效应研究
作者:郭皓昱;李煜;吴倩;马守才;王军卫;刘东涛
关键词:小麦;化学杀雄剂CH1;基因型;雄性不育;表面活化剂
-
大豆症青主要危害因子对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王大刚;于国宜;杨勇;李杰坤;王峰;周林;黄志平
关键词:大豆;症青;产量;危害因子;农艺性状
-
大豆R_(SC4)抗病候选基因Glyma.14G204700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王大刚;陈圣男;杨勇;李杰坤;吴倩;胡国玉;黄志平
关键词:大豆;抗病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