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粗蛋白及粗淀粉含量的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志华

作者: 朱志华;李为喜;张晓芳;刘方;李燕;刘三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粗蛋白;粗淀粉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05 年 6 卷 04 期

页码: 427-430

摘要: 对“十五”期间收集、整理并存入国家种质库的1696份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9种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的粗蛋白、粗淀粉平均含量分别为24.93%、45.11%,不同食用豆类种质资源中各品质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菜豆和鹰嘴豆的粗蛋白和豇豆的粗淀粉含量变异最大。不同来源的食用豆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国内绿豆种质资源粗蛋白含量明显优于国外种质资源。通过鉴定筛选出一批品质性状优良的食用豆类种质,并对使用的评价标准进行了讨论。

分类号: S52`S643

  • 相关文献

[1]玉米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鉴定与评价. 朱志华,李为喜,刘三才,李燕,张晓芳,刘方. 2007

[2]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杂交种的营养品质及相互关系分析. 孙峰成,赵瑞霞,冯勇,苏二虎. 2010

[3]吉林省玉米新品种品质浅析. 苏义臣,金明华,苏桂华,杨长海. 2005

[4]高粱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鉴定与评价. 朱志华,李为喜,刘方,张晓芳,王文真,刘三才,李燕. 2003

[5]新疆玉米种质的蛋白质、脂肪及淀粉含量. 蒋德云. 1991

[6]箭筈豌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品质评价. 陈旺,王宇慧,张晓冬,李俊峰,刘全兰. 2022

[7]谷子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朱志华,李为喜,刘方,张晓芳,刘三才,李燕,王文真. 2004

[8]"出口杂豆品种改良及产业化示范"阶段成果. 田静. 2009

[9]湖北省食用豆类生产研究现状及发展思路. 陈宏伟,万正煌,李莉. 2015

[10]安徽省食用豆类品种资源的研究. 冯庆平. 1991

[11]华南地区食用豆产业体系的初步构建. 黄妙林,魏端,李育军,植石灿,房裕东,徐碧珍,沈文杰,章泽森,刘敏君. 2016

[12]普通菜豆种传病毒及其检测. 韩俊丽,郭庆元,王晓鸣. 2008

[13]山东省食用豆类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宫慧慧,孟庆华. 2014

[14]主要各植省(区)食用豆类品质信息分析. 傅翠真,曹永生. 1998

[15]云南糯玉米地方品种的籽粒淀粉的研究. 张建华,杨晓洪,张金渝,米艳华,华秋瑾. 2006

[16]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玉米品质指标的研究. 孟兆芳,赵龙莲,程奕,陈秋生,张玺,范朝晖,严衍禄. 2008

[17]Opaque2基因对糯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分析. 周昱婕,韩洁楠,王美娟,刘晓丽,李明顺. 2021

[18]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在宁夏马铃薯淀粉加工中的作用. 谢开云,王立英,郭志乾,金黎平,卞春松,屈冬玉. 2002

[19]甘薯粗淀粉生化增白研究. 汪强,王本超,杨文秀. 1996

[20]旋光法测定木薯粗淀粉的含量. 陈旭红.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