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解与发酵联合处理对牛蒡根风味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凯迪

作者: 马凯迪;许璐靖;李莹;刘元法;崔莉;马恺扬;赵轩;宋欣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牛蒡根;酶解;发酵;联合处理;风味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190-20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酶解和发酵联合处理新鲜牛蒡根,在活性多糖充分溶出的基础上,通过乳酸菌发酵改善牛蒡根的不良风味。以牛蒡酶解液中多糖含量和风味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酶解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4%,料液比1∶6,温度55℃,酶解时间1.5 h,超声功率200 W。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显示,醛类及萜烯类化合物例如苯乙醛、Β-瑟林烯、A-姜黄烯是引起牛蒡不良风味的主要来源,在酶解、发酵过程中会转化为具有愉悦风味的酮类和醇类。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经不同方式处理的牛蒡液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苯乙醛、Β-瑟林烯、A-姜黄烯存在较大差异,酶解与发酵联合处理可有效改善牛蒡根不良风味。

分类号: TS255.3

  • 相关文献

[1]响应面设计优化复合酶法制备花生呈味肽及风味分析. 孙晓静,张丽霞,魏松丽,孙强,金璐,赵谋明,苏国万. 2021

[2]蚕蛹蛋白酶法水解及美拉德反应改良其产物风味的研究. 鲁珍,穆利霞,秦小明,刘军,邹宇晓,廖森泰. 2012

[3]预处理对蓝莓NFC果汁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刘伟,许弯,胡小琴,胡梓妍,李高阳,张菊华. 2021

[4]金针菇的酶解工艺及热反应风味成分分析. 唐秋实,刘学铭,陈智毅,杨春英,林耀盛,王思远. 2016

[5]苦荞芽苗茶饮料发酵前后营养、风味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李俊,卢扬,赵刚,向达兵,陈中爱,刘辉. 2019

[6]基于GC-MS联用技术分析传统鱼露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和脂肪酸组分变化. 王悦齐,李春生,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吴燕燕,赵永强,魏涯. 2018

[7]酸豆乳饮料的研制. 宋芳芳. 2017

[8]发酵方式对海南可可豆特性和风味的影响分析. 房一明,徐飞,谷风林,初众,谭乐和,赖剑雄. 2012

[9]不同降酸方法对桑果酒的降酸效果研究. 王香君,夏川林,吴劲轩,夏文银,殷浩. 2023

[10]益生菌发酵南瓜籽工艺优化及产氨基酸和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刘战霞,李文琦,杨慧,吴宏,贾文婷. 2023

[11]风味莲藕泡菜的加工工艺. 王毓宁,李鹏霞,胡花丽,李志强,孙新菊,孙德坤,刘慧堂. 2013

[12]发酵条件对木薯嫩梢腌制蔬菜营养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张金泉,张振文,谭婉碧,林立铭,余厚美,王琴飞. 2023

[13]龙须菜风味海藻酱的加工工艺优化. 杨贤庆,夏国斌,戚勃,李来好,陈胜军,郝志明. 2013

[14]硫甙脱毒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菜籽粕的效果. 吴正可,刘国华,蔡辉益,常文环,郑爱娟,张姝. 2018

[15]鱼露特征挥发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江津津,梁兰兰,林婉玲,林金莺. 2017

[16]蓝莓果酒发酵工艺条件及品质研究. 刘小莉,仇小妹,王英,张丽霞,李莹,周剑忠. 2016

[17]不同辣椒品种对发酵剁辣椒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江雪梅,王锋,周书栋,苏小军,李清明,蒋立文,秦丹. 2023

[18]发酵处理对广叶绣球菌挥发性成分及风味的影响. 王宏雨,翁梦婷,孔子浩,张迪. 2024

[19]酶法制备紫马铃薯汁及其乳酸菌发酵特性. 邹颖,卜智斌,余元善,邹波,肖更生,温靖,程丽娜,李俊. 2020

[20]乳酸菌发酵香菇柄酶解物产γ-氨基丁酸的研究. 刘丽娜,王安建,魏书信,李顺峰,高帅平,田广瑞,许方方.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