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果实发育阶段肉色形成与类胡萝卜素的变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颜少宾

作者: 颜少宾;蔡志翔;俞明亮;张妤艳;马瑞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桃;果实;肉色;类胡萝卜素;发育阶段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3 年 33 卷 03 期

页码: 191-1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分析不同肉色类型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成分的变化特点及其颜色差异形成的因素,选择‘半斤桃’(红肉)、‘图八德’(黄肉)、‘正姬’(白肉)桃品种为试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桃果实类胡萝卜素及其组分含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桃果实的主要类胡萝卜素成分为叶黄素、玉米黄素、β-隐黄质、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2)随着果实的发育,‘半斤桃’和‘正姬’的类胡萝卜素总含量逐渐降低,而‘图八德’则是先降低后上升,且明显高于前二者;3种类型桃果实的叶黄素均逐渐降低,果实成熟时接近0;玉米黄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果实成熟时达到最大值;‘半斤桃’和‘正姬’的β-隐黄质、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图八德’的β-隐黄质含量先升后微降最后上升、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则逐渐增加,且均在果实成熟时达到最大值。(3)‘图八德’成熟果实中的类胡萝卜素总含量达到最大值,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占5个成分之和的75.99%。研究表明,桃果实肉色形成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与成分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其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

分类号: S662.1

  • 相关文献

[1]甘薯块根类胡萝卜素与薯肉色的研究. 蔺定运,李炜,刘晓阳. 1989

[2]黄肉桃果实发育阶段类胡萝卜素的变化. 颜少宾,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 2013

[3]枸杞果实发育阶段类胡萝卜素的变化. 李浩霞,尹跃,安巍,赵建华,王亚军. 2015

[4]菠萝果肉颜色的形成与类胡萝卜素组分变化的关系. 杨祥燕,蔡元保,孙光明. 2010

[5]桃3种颜色果肉中10种酚类物质的测定及比较. 严娟,蔡志翔,沈志军,张斌斌,钱巍,俞明亮. 2014

[6]不同类型桃种质资源主要酚类物质含量评价. 蔡志翔,严娟,宿子文,徐子媛,张明昊,沈志军,杨军,马瑞娟,俞明亮. 2022

[7]不同来源桃种质果肉颜色与果实糖酸含量关系的研究. 赵剑波,姜全,郭继英,陈青华. 2009

[8]3种果肉颜色桃原花青素积累. 严娟,宋志忠,蔡志翔,沈志军,马瑞娟,俞明亮. 2018

[9]桃三种肉色类型果实抗氧化因子的比较评价. 沈志军,马瑞娟,俞明亮,许建兰,蔡志翔,倪林箭,颜少宾. 2012

[10]桃肉色、果皮茸毛性状的SSR标记筛选. 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宋宏峰. 2014

[11]低温胁迫下枇杷不同发育阶段的花果转录组比较分析. 徐红霞,周慧芬,李晓颖,姜路花,陈俊伟. 2021

[12]柑橘果实色素—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 黄贝,王鹏,温明霞,吴韶辉,高伟勤,徐建国,夏仁学. 2019

[13]柑桔果实呈色机理研究进展. 黄勇,钟广炎,程春振,杨润婷. 2011

[14]柑橘果实萜类色素和挥发物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李春秀,李勋兰,孙海艳,梁国鲁,向素琼,韩国辉. 2021

[15]橘红心黄瓜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与变化规律探究. 刘思宇. 2017

[16]果实主要品质的研究进展. 周兆禧,赵家桔,林兴娥,朱敏,陈业渊,刘永霞,臧小平,马蔚红. 2014

[17]朱红橘果实成熟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的积累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汤雨晴,万水林,闫承璞,王雨亭,胡钟东. 2022

[18]桃生长发育过程中果肉、果皮及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研究. 龚林忠,王富荣,何华平,刘勇,王会良,艾小艳. 2015

[19]套袋对桃果实发育后期果皮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颜少宾,金光,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 2019

[20]喷施山梨醇对解袋后桃果肉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周平,颜少宾,郭瑞,张小丹,廖汝玉,金光,吴瑞东.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